[发明专利]一种废电镀件中ABS塑料的回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0666.5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1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余继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科锐环境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2 | 分类号: | B29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倪志华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abs 塑料 回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BS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电镀件中ABS塑料的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和电子产品的销量的大幅增加,报废量也在逐年上升,这些淘汰的产品中含有大量的ABS塑料电镀件,相对于普通塑料,这些电镀件中还含有大量的金属,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实现对ABS塑料电镀件的无害化处理、回收和利用能够给环境带来很大的保护,而且还能节约资源。
公告号为CN 10253422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电镀件的回收方法,该方法包括:破碎、退镀、回收ABS塑料、还原铬、电解还原铜、蒸发浓缩制氯化镍。
该回收方法中实现了将铜、铬及ABS塑料的回收,但是在实际中在ABS塑料中还会存在少量的PC和PP,含有的PC会使的塑料的溶脂降低,使得ABS塑料的流动性差、变硬、变脆,而PP的加入会使得ABS塑料表面产生细小的裂纹,不美观,所以还需要有一种方法能够对ABS中的PC和PP进行分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电镀件中ABS塑料的回收工艺,该回收工艺能够将ABS塑料中的PC和PP分离出来,回收的ABS塑料纯度较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废电镀件中ABS塑料的回收工艺,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1:破碎:将回收的废电镀件经破碎机剪切破碎;
步骤2:剥离:破碎后的废电镀件按照固液质量份数比为2:3的比例投入至混酸釜中,然后通入空气于60~70℃的条件下进行氧化,直至金属完全脱离ABS合金;
步骤3:分离ABS塑料与PC:将退去镀层的ABS合金加至浓盐水槽中分离得出下层的PC和上层的ABS塑料层,将上层的ABS塑料层和下层的PC层分别收集并脱水;
步骤4:分离ABS塑料与PP:将分离出PC的ABS塑料继续加入清水池中分离得到上层的PP层和下层的ABS塑料层,分别收集ABS塑料层和PP层并脱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回收的废电镀件经剪碎的过程能够使得废电镀件的体积变小,则能够增加剥离时与混酸的接触面积,提高剥离的速度,而且在破碎阶段也能够使得金属和非金属初步分离,然后在混酸中能够对废电镀件中的金属进行退镀,然后就能够将金属层和塑料层分离开;然后在分离ABS塑料与PC时,由于PC的密度大于盐水,所以PC就会沉在盐水的底部,而不含PC的ABS塑料的密度小于盐水,则就会浮于盐水的表面,则两者就能够分离开;而此时分离出来的ABS塑料中还含有少量的PP,所以将分离出的ABS塑料继续加入清水中进行分离,然后PP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而ABS塑料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ABS塑料在底层,PP在上层,如此就实现了ABS合金中的PC与PP的分离,得到的ABS塑料用于生产中的质量优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4中收集的ABS塑料经色选机色选,依次选择出深色ABS,纯白色ABS和混色ABS。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分离ABS与PC、分离ABS塑料和PP的过程最后得出的塑料为较为纯净的ABS塑料,但是其实在ABS塑料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加入色粉,则ABS塑料就会有不同的颜色,所以利用色选机能够将其分散开,对于白色的可以直接利用,而黑色、灰白色的ABS塑料经脱色处理后加以利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2中的镀层剥离不彻底时向混酸釜中加入次氯酸钠直至剥离完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入的次氯酸钠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进一步的氧化电镀层,使电镀层溶解露出ABS合金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2中的温度过低时通入热空气,温度过高时通入冷空气调节体系温度至60~7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镍虽然能够与酸反应,但是常温下反应速度较慢,所以升高温度能够增加氧化的速度,且在该温度范围内退去电镀层的速度比较快。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2中的混酸选择质量分数比为1:(3~4)的盐酸和硫酸的混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混酸选择盐酸和硫酸的混酸能够避免硝酸和硫酸混酸的酸性过强造成的设备及ABS合金的腐蚀现象,其中盐酸会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而镍也能与酸反应,而且退镀后的溶液中金属与析出的金属达到相互平衡、产生的氯与消耗的氯达到相互平衡,既保证工作液在各工序中成分的稳定,又使溶液中的氯会不溢出,确保退镀的需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3中的浓盐水中的盐选择工业氯化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科锐环境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科锐环境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0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