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精炼车间的换热系统配套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0931.X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钰;冯国亮;孙益升;李崇波;徐建业;谌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粮油工业(荆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4 | 分类号: | F28D7/14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6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4343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炼 车间 系统 配套 螺旋 板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精炼车间的换热系统配套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属食用油精炼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食用油生产过程中的精炼车间所使用的脱嗅换热系统其换热效率很低,在流量恒定的情况下,240度的热油与105度的冷油经过换热之后,只能将冷油加热到205度,达不到需要加热的温度,不仅造成了很多的热能损耗,而且还要另外的加热工序,增加食用油的精炼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内冷介质与热介质接触时间长,能将原有换热系统的换热效率大大提高,使余热得到充分利用,降低食用油精炼成本的与精炼车间的换热系统配套的螺旋板式换热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与精炼车间的换热系统配套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它由冷油螺旋管和热油螺旋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油螺旋管和热油螺旋管呈螺旋状组合,热油螺旋管包裹在冷油螺旋管内;冷油螺旋管的外端制作有冷油进口,里端制作有冷油出口;热油螺旋管的外端制作有热油出口,里端制作有热油进口;热油进口通过离心泵与原有的列管式换热器的热油管连接,冷油进口直接与原有的列管式换热器的冷油管连接;从脱臭塔出来的热油,经过精炼车间原有的列管式换热器后通过离心泵将热油泵入热油螺旋管的热油进口,经过换热后从热油出口出来,再进入下一个列管式换热器;进脱臭塔的冷油经过精炼车间原有的列管式换热器换热后,再通过冷油进口进入冷油螺旋管内,经过换热后从冷油出口出来,再进入下一个列管式换热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与精炼车间的换热系统配套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在原有的换热系统上新增螺旋板式换热器,换热方式为逆流换热,换热效率远远好于车间原有的只采用列管式换热器的方式,使其冷介质与热介质接触时间长,换热面积大,能将原有换热系统的换热效率大大提高,使余热得到充分利用,大大降低了食用油的精炼成本。且操作方便,设备占地面积小,降低天然气耗量和蒸汽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与精炼车间的换热系统配套的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与精炼车间的换热系统配套的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油螺旋管,2、热油螺旋管,3、冷油进口,4、热油出口,5、冷油出口,6、热油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与精炼车间的换热系统配套的螺旋板式换热器由冷油螺旋管1和热油螺旋管2构成,所述的冷油螺旋管1和热油螺旋管2呈螺旋状组合,热油螺旋管2包裹在冷油螺旋管1内;冷油螺旋管1的外端制作有冷油进口3,里端制作有冷油出口5;热油螺旋管2的外端制作有热油出口4,里端制作有热油进口6;热油进口6通过离心泵与原有的列管式换热器的热油管连接,冷油进口3直接与原有的列管式换热器的冷油管连接;
该与精炼车间的换热系统配套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制作时,可由两块薄金属板焊接在一块分隔挡板上并卷成螺旋形而成的。两块薄金属板在器内形成两条螺旋形通道,在顶、底部上分别焊有盖板或封头来完成。
该与精炼车间的换热系统配套的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工作过程为,从脱臭塔出来的热油,经过精炼车间原有的列管式换热器完成与冷油的第一次换热后,通过一台离心泵将热油泵入热油螺旋管2的热油进口6,经过换热后从热油出口4出来,完成与冷油的第二次换热,再进入下一个列管式换热器完成与冷油的第三次换热。进脱臭塔的冷油经过精炼车间原有的列管式换热器换热与热油进行第一次换热之后,再通过冷油进口3进入冷油螺旋管1内,从冷油出口5出来,完成与热油的第二次换热,然后进入下一个列管式换热器,完成与热油的第三次换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粮油工业(荆州)有限公司,未经中粮粮油工业(荆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09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回收型冷却塔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立体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