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屏蔽套料电解加工阴极系统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2429.2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2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栋;胡兴焱;朱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3/04;B23H3/1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屏蔽 套料 电解 加工 阴极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绝缘屏蔽套料电解加工阴极系统,包括安装于阴极尾座的套料阴极体(2),还包括一个绝缘辅助块(6);
其特征在于:
上述套料阴极体(2)中部内壁具有凸台(4),该凸台(4)下方安装套料阴极头(1),凸台(4)上方安装导向辅助件(12);
上述导向辅助件(12)由辅助定位台(5)和位于辅助定位台(5)上方的导向柱(7)组成,辅助定位台(5)具有中心通孔;
上述绝缘辅助块(6)由绝缘辅助上块(6-1)和绝缘辅助下块(6-2)组成;绝缘辅助上块(6-1)套于上述导向柱(7),在位于绝缘辅助上块(6-1)和阴极尾座之间的导向柱(7)上还安装有压缩弹簧(8);绝缘辅助下块(6-2)穿过辅助定位台(5)的中心通孔;
上述套料阴极体(2)内壁面、辅助定位台(5)下壁面、绝缘辅助下块(6-2)侧壁面、套料阴极头(1)上壁面所形成的空间称为已加工型面保护腔(9),腔内布置有绝缘粒子(3);
上述套料阴极体(2)和套料阴极头(1)侧边开有与所述已加工型面保护腔(9)相通的吹气通道组(11);该吹气通道组(11)在已加工型面保护腔(9)两侧密集分布,通道的尺寸小于绝缘粒子(3)的直径,并与套料阴极体(2)和套料阴极头(1)的侧壁成倾斜角度且朝向套料阴极头(1)阴极刃的方向;
所述的套料阴极头(1)的阴极刃形状和绝缘辅助下块(6-2)形状根据所要加工零件的形状而设计,绝缘辅助下块(6-2)的横截面略小于套料阴极头(1)阴极刃所围成的空间横截面。
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屏蔽套料电解加工阴极系统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加工未进行时,绝缘辅助下块(6-2)位于套料阴极头(1)阴极刃所围成的空间中,以保证已加工型面保护腔(9)的封闭性;
加工时,阴极系统向工件(10)进给,工件(10)已加工型面从套料阴极头(1)的阴极刃所围成的空间伸入已加工型面保护腔(9)内的绝缘粒子(3)中,推动绝缘辅助块(6)沿导向柱(7)向上运动;绝缘粒子(3)布满整个已加工型面保护腔(9),以粒子膜的形式包裹在工件(10)的已加工型面表面,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通过吹气通道组(11)向已加工型面保护腔(9)中持续吹入方向朝向加工区域的高压气体,以将进入绝缘粒子(3)间隙中的电解液吹回到加工区域;
加工完毕进行退刀,在压缩弹簧(8)的作用下,绝缘辅助块(6)沿导向柱(7)跟随工件(10)同步向下运动;
在该电解加工方法中,电解液的流动方式采用侧流式,电解液从进液口流入,经套料阴极体(2)的下表面流入套料阴极头(1)与工件(10)被加工表面之间的间隙,即加工间隙,流经加工区域后再从出液口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24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