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陆两用电动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4174.3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8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生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6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用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是一种水陆两用两轮电动车。
背景技术
现有水陆两用车,大多为四轮,即使两轮,其结构也复杂,不能自充气,使用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陆两用电动车.通过使用新型电磁充气机实现对气囊、刹车充气,使两轮电动车实现水陆两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包括折叠式电动车架、充气式可伸缩气囊、前轮、带划水叶片后轮、电磁充气机、储气罐、气动刹车泵,其特征是:折叠式电动车架中部设有气囊安装架、后折叠机构、电池箱、电磁充气机固定架,折叠机构包括有上固定扣、上顶弹簧、倒钩;后折叠机构连接折叠式电动车架7的前部和后部;充气式可伸缩气囊包括有气囊、伸缩器、伸缩器垂直安装在气囊上,气囊设置为左右对称可横向伸缩叠加式结构,气囊纵向中部设置气囊前部固定架,四周设有加强筋;气囊通过中部气囊前部固定架安装于折叠式电动车架上,气囊前部与前轮相应位置设有气囊前翘,气囊前翘成上翘仰头形,以减少水对气囊的阻力,同时防止气囊阻碍前轮转向;前轮由前叉避震器安装于折叠式电动车架上,前叉避震器上端安装的转向杆设置成弯曲状,使其折叠后抱与后轮外部;转向杆与前叉避震器、折叠式电动车架连接处设有前折叠机构;前轮做从动轮时,轮毂中部设辐板,以利于水中转向;后轮经车架摇臂和后避震器连接在折叠式电动车架上;后轮轮毂中安装防水电机,后轮轮毂还安装有防水气动刹车泵;座垫安装在折叠式电动车架后部;电磁充气机安装在座垫下的折叠式电动车架上,电磁充气机出气口经气压管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罐连接气囊进气口,储气罐连接另一路出气口与前、后气动刹车泵连接;驱动电池安装在折叠式电动车架的电池箱中,电池箱采用防水设计;折叠式电动车架后端还设置有可拆卸舵叶,在水中时装上舵叶用于水中把握方向;车辆还设置有脚刹踏板,踩下脚刹踏板刹车泵通气开关打开,实现陆上刹车功能;
电磁充气机结构包括外壳、压气板、活塞、触碰、触碰开关、气缸、线圈,压气板、活塞、触碰、触碰开关、气缸、线圈安装在外壳内,压气板、活塞与外壳间形成气仓,气仓设气仓排气口、气仓进气口,气缸外绕有线圈,气缸设气缸出气口、气缸进气口,活塞一端连接压气板,一端伸入气缸中,活塞外设回力弹簧,回力弹簧一端顶在压气板上,一端顶在气缸上,压气板在活塞作用实现压缩气体;同时活塞在汽缸中运动也压缩气体;气仓排气口和气缸出气口排出气体进入外壳内,外壳连有排气管,排气管连接刹车片进气管气阀、气囊充气气阀、气囊充气气管。
进一步的一种水陆两用电动车的变形,其特征是:将前后轮对换,即将驱动轮后轮安装到前轮位置,将原来从动轮的前轮换装到后轮,此时可以取消舵叶。
使用时:电机带动后车轮.由把手上加速器转把实现加速、减速,加速器通过直流电路控制器控制电机的速度、停止;电磁充气机启动向储气罐充气,刹车时踩下刹车踏板,刹车片进气管气阀打开,储气罐给刹车气泵加气推动摩擦片实现刹车目的;刹车踏板连接有电磁刹车片进气管气阀电源开关;下水前打开气囊充气电磁阀,储气罐向气囊充气,在气压作用下气囊克服伸缩器弹簧拉力撑开,气囊排水量保证大于车子自重及车载重量。此时可下水前进。
电磁充气机工作过程:电源接通,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将压气板在磁芯活塞作用下下拉压气,同时两个磁芯活塞在气缸内压缩气体,气体进入储气罐,以备用于刹车.气囊充气;磁芯活塞下拉气仓排气口打开. 气仓进气口关闭.随着压气板下拉至设定位置触碰.触及触碰开关电源断开,转而气仓排气口关闭. 气仓进气口打开,压气板反弹回原位,如此循环实现压缩气体。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一种水陆两用电动车.它具有水陆两用.还可以折叠.体质小巧.重量轻.控制灵活.减少路面堵车现象.给拥挤路段减压.是现代人民出行.理想的交通工具。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伸缩气囊纵向俯视图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伸缩气囊A-A剖视图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伸缩气囊左视图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伸缩气囊的伸缩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伸缩气囊的伸缩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气动泵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生,未经刘明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41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防滑机械设备及应用方法
- 下一篇:童车避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