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CD56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06120.0 申请日: 2017-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7236025B 公开(公告)日: 2019-10-18
发明(设计)人: 张雁;黄鸿兴;赵龙;汪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广州一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4/00 分类号: C07K14/00;C12N5/0783;C12N5/079;C12N5/0793;C12N5/09;A61K47/42;A61P35/00
代理公司: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代理人: 曹爱红;廖晓霞
地址: 510275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cd56 分子 特异性 结合 多肽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与CD56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及其应用,所述多肽选自7号多肽、8号多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7号多肽、8号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序列表中序列1、序列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多肽能与CD56分子特异性结合,可以用人工合成或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与抗体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多肽具有易于制备,分子量小,不易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等特点;且毒副作用小,与CD56+细胞的结合,对目标细胞没有明显的杀伤和抑制增殖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多肽可用于作为CD56阳性表达细胞的标记物,也可作为免疫荧光CD56抗体的代替物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能与CD56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CD56分子,又叫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个成员。CD56是一个含有多肽链的糖蛋白,CD56分子的胞外部分包括5个Ig样的结构域和2个Ⅲ型纤粘蛋白样结构域。由于其mRNA的不同剪接方式,最后生成3种不同的分子亚型:1.120kDa亚型,由GPI(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锚定在细胞膜上,主要表达于正常组织和分化良好的组织,如NK细胞,神经组织,神经-肌肉连接处,神经内分泌组织,内分泌组织等。2.140kDa和180kDa亚型,包含一个跨膜结构域,主要表达于未分化组织或恶性肿瘤细胞上,如神经外胚层来源的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内分泌肿瘤、小细胞肺癌,NK/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等。因此,CD56已经被用于NK细胞和上述肿瘤细胞的标志物,可用于细胞标记、分选和肿瘤分子诊断。

CD56分子不仅在细胞粘附中起机械的锚定作用,还是细胞表面一个重要的受体,调节细胞内的下游信号通路。文献中报道已发现的配体包括:CD56分子(同种结合),L1-CAM,FGFR,GNDF,GFRα,细胞外基质成分如CSPG,SHPG,胶原蛋白,肝素等。研究发现,CD56在神经系统的分化过程和突触的可塑性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利用下游的信号传导可以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凸起伸长前体细胞的增殖,更为重要的是,CD56下游信号可以影响恶性肿瘤细胞的生物活性,并且CD56失表达与一些恶性肿瘤转移潜能和预后差密切相关。因此,CD56分子的配体(如抗体等)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抑制剂来抑制肿瘤生长。

目前,在以CD56分子为靶标的肿瘤治疗的研究中都涉及到CD56抗体,以往的鼠源性抗体在临床治疗中会产生人抗鼠抗体反应(human anti-mouse antibodies,HAMA),导致治疗性抗体在体内作用时间缩短,减弱其抗肿瘤的作用,以及可能引起身体上的其他副作用。有研究者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来改造鼠源性抗体,来减弱HAMA反应。但是单纯的抗CD56抗体的治疗作用并不十分理想,进而有研究利用抗CD56抗体作为一个靶向运输的分子,联合放射性同位素、细胞毒性药物、细胞因子、双效价抗体(能同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肿瘤相关抗原和免疫细胞表面的激活分子)等,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因此,在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中的关键是找到与CD56分子结合的高度特异性抗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与CD56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其具有易于制备,分子量小,应用安全性高等特点。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与CD56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多肽,所述多肽包括7号多肽、8号多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7号多肽、8号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序列表中序列1、序列2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多肽能与CD56分子特异性结合,可以用人工合成或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该多肽亦可称之为一种非抗体结合蛋白(non-antibody binding protein),非抗体结合蛋白是相对于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征而言,又称之为支架结合蛋白(scaffoldsbinding protein)。这类蛋白在三维结构上通过其表面氨基酸形成的支架能结合特定的分子,与抗体比较,具有分子量小,渗透力强,耐热,稳定性好,容易操作和适合大规模生产等特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广州一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学;广州一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6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