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场能建模技术的VLSI标准单元布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7076.5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6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兴;黄志鹏;陈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场 建模 技术 vlsi 标准 单元 布局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场能建模技术的VLSI标准单元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把电路表示为超图H={V,E};
步骤S2:把电路基于电场能技术进行建模;
步骤S3:计算全局密度函数,构建泊松方程并求解;
步骤S4:用无约束二次规划方法初始化单元的位置;
步骤S5:令参数k=1;
步骤S6:计算线长,线长梯度;
步骤S7:采用罚函数方法将VLSI全局布局的线长目标及密度约束转化为无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
步骤S8:利用优化方法求解步骤S7中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得到新的单元位置;
步骤S9:修改所述步骤S7中罚函数中的罚参数;
步骤S10:k=k+1;
步骤S11:返回步骤S6,循环步骤S6至步骤S10,直到溢出率满足要求;
其中,所述步骤S2中,将整个布局问题建模成为二维静电系统,电势和电场的分布由系统中的所有元素决定;每个节点i作为标准单元,转化为一个正电荷,电量qi由节点的面积Ai决定;单元的移动由电场力Fi=qiξi驱动,其中ξi是局部电场;单元的势能Ni由Ni=qiψi计算,其中ψi是单元i的电势;
通过库伦定律,单元i处的电场和电势是由系统中所有剩余单元贡献叠加而成的;把全局布局的约束及密度分布与系统的静电平衡状态联系起来,则电场力直接使得电荷运动到平衡态;通过高斯定律,电场等于电势的负梯度
电荷密度等于电场的散度
系统的总势能定义为
因为系统的能量等于所有成对的电荷相互的能量之和,所以对所有单一的电荷能量有个因子为1/2;
其中,所述步骤S3中,不同于之前的布局器中使用bin的划分来得到离散的密度函数,采用一个连续的全局密度函数得到傅里叶变换的系数,密度函数ρ(x,y)表示如下:
令θi(x)表示单元i和整个布局区域的重叠,则
Y方向上的定义同理,则
通过高斯定律,电势的分布通过泊松方程和密度函数相结合如下
令表示布局区域R的外法向量,表示边界,当单元向布局区域的边界移动时,应减速并停止运动以防止单元跑出去,即当接近于边界时电场力应减少为零,因此需要如下的诺依曼边界条件
由于电势函数在整个布局区域R上的积分等于0,
∫∫Rψ(x,y)=0 (7)
基于公式(5)至公式(7),得到一个有唯一解的偏微分方程即PDE方程;
求解上述的PDE方程:
先求解齐次方程,令ψ(x,y)=φ(x)η(y),则
得到
当τ<0时,通解为
为了满足边界条件,则得到C1=C2;
而又由可得矛盾;
当τ=0时,则得不到非平凡解;
当τ>0时,
得到一簇非零解同理,
做特解的线性组合以求出问题的解,得到:
由∫∫Rψ(x,y)dxdy=0可知a0,0=0;
其中
通过高斯定律,电场向量等于电势函数的负梯度;基于上述的ψ(x,y),得到ξ(x,y)=(ξX,ξY)表示如下:
将全局密度函数代入au,v,可得
ψ(x,y)的收敛性证明如下:
如果是收敛的,则ψ(x,y)绝对收敛;
显然是收敛的;在实际计算中,只计算前部分和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70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脱竿鱼竿支架后挂
- 下一篇:一种新型喷头分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