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性茶香检测电子鼻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7710.5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4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陆国栋;费少梅;桑子涵;常美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12 | 分类号: | G01N2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性茶香 检测 电子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性茶香检测电子鼻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包括箱体、置于在箱体内的香气检测组件、信号采集电路板卡和用于供电的电池以及安装在箱体上的多个开关、吸口探头和平板电脑,信号采集电路板卡分别与香气检测组件、多个开关和平板电脑连接,吸口探头作为茶叶的香气输入端并与香气检测组件连接,香气检测组件连接信号采集电路板卡的输入端,信号采集电路板卡输出端经通信电路与平板电脑连接,信号采集电路板卡还连接有采集卡驱动电路。本发明适用于面向对通过采集茶叶香气以评价茶叶的等级和品质,体积小、结构紧凑,便于携带,显著降低了人工评审的不稳定影响,提高了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电子鼻的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便携性茶香检测电子鼻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可使用本发明电子鼻采集茶叶香气以辨别茶叶的种类和品质。
背景技术
作为评价茶叶种类以及等级的重要因子之一的茶叶香气一般是通过人为的感官评审进行的,然而感官评价的准确性、重复性经常会受到评茶师个人心理、生理与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很难使评审的结果变得科学化和规范化。
电子鼻相结构简单、前处理方便、高敏感度、重复性良好、能够对样品进行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等优点,目前国内外市面上商业化的电子鼻有可以用于检测多种检测场合,这些电子鼻设备的传感器阵列由很多的气敏传感器,这些气敏传感器对于茶叶香气的检测来说有的是多余的,电子鼻阵列中也可能缺少对茶叶气体敏感的气体传感器。国内市场上专用电子鼻产品尤其是检测茶叶香气方面的商品并不不成熟,而茶叶香气又是评价茶叶等级、品种、制造工艺等重要因素,针对茶叶香气检测的电子鼻系统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性茶香检测电子鼻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的电子鼻能够专用于对采集茶叶浸泡后产生的香气来辨别茶叶等级、品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一种便携性茶香检测电子鼻系统:
系统包括箱体、置于在箱体内的香气检测组件、信号采集电路板卡和用于供电的电池以及安装在箱体上的多个开关、吸口探头和平板电脑,信号采集电路板卡分别与香气检测组件、多个开关和平板电脑连接,吸口探头作为茶叶的香气输入端并与香气检测组件连接,香气检测组件连接信号采集电路板卡的输入端,信号采集电路板卡输出端经通信电路与平板电脑连接,信号采集电路板卡还连接有采集卡驱动电路。
所述的电池包括5V充放电锂电池和12V充放电锂电池,12V充放电锂电池分别连接到清洗微型气泵、检测微型气泵、电磁换向阀和信号采集电路板卡进行供电,5V充放电锂电池和12V充放电锂电池一起连接到气敏传感器阵列进行供电。
多个开关包括总开关、清洗开关和检测开关。
所述的香气检测组件包括气敏传感器阵列、锥形气腔、风扇底座、隔板、小排风扇、电磁换向阀、托架、清洗微型气泵、检测微型气泵、干燥管和T型三通气管接头,托架固定安装在箱体内,托架侧方的箱体底板上安装有风扇底座,风扇底座内安装小排风扇,风扇底座上端安装有锥形气腔,风扇底座和锥形气腔之间通过隔板密封连接,锥形气腔下端开口,上端开有通气孔,锥形气腔下端开口内置有气敏传感器阵列;托架上安装T型三通气管接头、电磁换向阀、清洗微型气泵、检测微型气泵和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管,所述吸口探头经气管与电磁换向阀的输入端连接,电磁换向阀两个可换向输出端分别与清洗微型气泵和检测微型气泵连接,检测微型气泵输出端经干燥管后和清洗微型气泵输出端一起连接到T型三通气管接头的两个输入端,T型三通气管接头输出端经气动软管与锥形气腔上端通气孔连接相通。
所述的气敏传感器阵列主要由对茶香成分敏感的气敏传感器组成,具体是由型号为TGS813、TGS822、TGS880、TGS2201、TGS2602、TGS2620、MQ-6和MQ-138的八个气敏传感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7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