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浓缩及调质装置和利用其对污泥进行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7933.1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8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谭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致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佘鹏;安文森 |
地址: | 51009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储存装置 调质装置 过滤装置 污泥浓缩 出泥口 溢流口 添加剂 出泥装置 高压气体 给送装置 固液分离 排出气体 出气口 设备处 调质 过滤 浓缩 容纳 回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浓缩及调质装置和利用其对污泥进行处理的方法。具体地,提供了一种污泥浓缩及调质装置,其包括:用于接收和容纳污泥的储存装置,储存装置包括主体和盖,主体上设置有出泥口和溢流口,盖包括用于排出气体的出气口;位于出泥口和溢流口之间的过滤装置,用于对储存装置内的污泥进行过滤,以实现固液分离;用于将污泥从过滤装置的下方输送到储存装置中的过滤装置;用于在过滤装置的下方将添加剂输送到储存装置内的添加剂给送装置;出泥装置,其连接到出泥口,用于从储存装置中排出经浓缩和调质的污泥;以及回泥装置,用于利用高压气体从其他设备处回收污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该污泥浓缩及调质装置对污泥进行处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用于对污泥进行浓缩和调质的污泥浓缩及调质装置,以及涉及一种利用该装置对污泥进行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厂处理污水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的含水率很高,一般在99.2%~99.6%,含有大量的有机成分,并大致呈胶体状。对这种含水率高的污泥进行运输和储存都非常困难,这是因为这种含水率高的污泥体积也通常较大,因此会产生昂贵的运输费用。所以,通常都需要通过污泥浓缩来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小污泥的体积,从而减少污泥运输费用。此外,这种污泥在自然存放的条件下难以彻底干化,而且需要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来长期存放这些污泥。国外目前污泥通常都含有重金属、有害细菌等,使得如果用常规的方式(例如自然存放或者填埋)进行处理的话,往往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了更好地处理处置污泥,需要通过污泥浓缩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减小污泥的体积,从而一方面可以减少污泥的运输和储存费用,另一方面便于对污泥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重力浓缩法、气浮法以及离心浓缩法来对污泥进行浓缩。
重力浓缩法是将污泥输送到污泥浓缩池,通过自然沉降的方式使污泥沉降至池底,并相应地排出上清液。然而,这种利用自然沉降的重力浓缩方法耗时极长,一般需要长达10小时以上的时间方可完成沉降分离。此外,长的耗时又导致沉降在池底的污泥形成厌氧环境,从而造成脱水后的污泥含磷量较高,达不到排放标准。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011601U中提出了一种污泥浓缩池,其通过曝气和搅拌来增加污泥与氧气的接触,从而减少污泥中磷的释放。但是,由于曝气和搅拌的作用,使得污泥更加难以通过自然沉降的方式浓缩并相应排出上清液。因此,该方案虽然减少了污泥中磷的释放,但是却导致污泥浓缩时间变长,效率变低,而且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也较高。
气浮法和重力浓缩法相反,是使污泥颗粒附上微细气泡而上浮至水面,然后用刮板将浓缩污泥刮入排泥槽,污泥水则从池底流出。然而,该方法同样存在耗时较长的问题。此外,该方法对于污泥颗粒度存在要求,即,污泥颗粒度不能太大,否则难以利用气泡使污泥上浮。而离心浓缩法则需要在专门制造的离心浓缩器中进行,其利用污泥中固、液比重不同,存在不同的离心倾向,由此分离泥水,从而达到浓缩的目的。然而,离心浓缩法需要使用复杂且昂贵的专用设备,因而会导致较高的费用。
此外,为了对含水率高的污泥有效地进行处理,除了对污泥进行浓缩之外,还需要针对污泥的特性对污泥进行调质,以便于后续的机械脱水和干化等处理。这是因为污泥具有很强的亲水性,污泥中的水分与污泥颗粒结合力强。通过投入加添加剂以改变污泥的性质,破坏污泥胶体的结构,减少与水的亲和力,从而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在对污泥进行浓缩处理的设备中都不具有针对污泥的特性对污泥进行调质的功能。这严重地影响了污泥的后续处理,导致了污泥处理能力的下降,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在对污泥进行处理的领域中,一直期望能够提供一种装置,其能够对污泥进行浓缩和调质,并且占地面积小、处理时间短、浓缩效率高、结构简单、容易清洗。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致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致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79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