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包输送机构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8153.9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2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蔡松华;王桂桐;卢远计;何燕婷;陈燕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佳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18 | 分类号: | B65B35/18;B65B51/10;B65B61/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吴志龙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机构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包输送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上用于传输包装袋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方设沿传送带输出方向依次设有夹袋装置、热封装置及冷压装置,所述传送带的两侧上部各设置有用于夹持袋口的手指气缸组,所述手指气缸组包括第一手指气缸、第二手指气缸、第三手指气缸,第一手指气缸、第二手指气缸、第三手指气缸固定于一滑块上,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滑块配合的第一导轨,传送带的两侧设有驱动滑块沿第一导轨滑动的驱动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传送带两侧的气动手指往复动作整个包装工序的循环过程,使整个输送过程中都能够固定包装袋口,排除了袋口形状的不确定性,使每一包热封位置一致,封口平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包输送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两面包装在落料与热封之间的过渡环节通常只是简单的传送带输送,而袋口在输送的过程中处于自由状态,为了在热封的时候能使封口平整通常需要其他的理袋机构来处理袋口,工序繁杂。另一方面,袋口状态的不确定性则使理袋效果各种各样,从而导致封口封不到,倾斜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包装袋在灌装与热封及后处理过程中仅仅采用传送带输送,袋口状态无法确定导致封口工序无法顺利进行。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夹包输送机构,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上用于传输包装袋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方设沿传送带输出方向依次设有夹袋装置、热封装置及冷压装置,所述传送带的两侧上部各设置有用于夹持袋口的手指气缸组,所述手指气缸组包括第一手指气缸、第二手指气缸、第三手指气缸,所述第一手指气缸、第二手指气缸、第三手指气缸固定于一滑块上,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滑块配合的第一导轨,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有驱动滑块沿第一导轨滑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导轨下方的齿条安装板,所述齿条安装板下方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二导轨,所述齿条安装板下表面设有齿条,机架上设有与齿条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齿条安装板上表面设置有一对拨杆,所述拨杆位于手指气缸组中其中一个气缸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一对拨杆上端具有连杆。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由链传动机构带动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包括驱动滚轮及被动滚轮,所述驱动滚轮同轴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机架上设有由驱动电机驱动的单向离合链轮,单向离合链轮同轴固定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单向离合链轮构成第一链条传动副,主动齿轮同轴固定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第三链轮构成第二链条传动副。
进一步的,所述夹袋装置包括上端铰链连接于机架上用于撑开袋口的一对夹袋内板,各个夹袋内板的外侧铰链连接有用于驱动夹袋内板张合的驱动装置二,各个夹袋内板旁侧设有夹袋曲柄,所述夹袋曲柄的上端与夹袋内板上部滑动配合,夹袋曲柄的下端具有与夹袋内板下端配合实现夹紧袋口的袋夹,所述夹袋曲柄中部铰链连接于驱动装置二上,当驱动装置二驱动夹袋内板张开时,夹袋内板上端拨动夹袋曲柄上端使夹袋曲柄绕中部铰接处转动实现夹袋曲柄下端的袋夹与夹袋内板外表面共同作用于袋口。
进一步的,所述热封装置包括一对用于夹持袋口的热封夹袋板,其中一个热封夹袋板设有加热条,所述冷压装置包括一对夹持袋口的冷压夹袋板。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夹包输送机构工作方法,利用如上所述的一种夹包输送机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灌装完成后,伺服电机反转,第一手指气缸打开,由热封工位向夹袋工位移动并夹住包装袋100两侧,夹袋装置松开并往上移动脱离包装袋口。此移动过程中传送带不动作;
2)伺服电机正转,带动传送带往右走一个工位的距离,第一手指气缸310在拨杆430的带动下夹着物料由夹袋工位移动至热封工位。包装袋两侧的第一手指气缸310拉直包装袋完成热封动作后第一手指气缸310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佳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漳州佳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8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镜片自动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乳化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自动成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