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8229.8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5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制野博太朗;竹冈伸介;松浦准;大竹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30;H01F27/32;H0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季向冈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卷绕部被磁性材料覆盖的结构的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由于便携式设备的多功能化和汽车的电子化等,被称为芯片式的小型线圈部件被广泛使用。其中,层叠型的线圈部件具有能够对应薄型化的优点。层叠型的线圈部件由形成有规定形状的线圈图案的多个磁性片的层叠体构成,各层的线圈图案由通路(via)连接而构成线圈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具有2层结构的螺旋型的线圈图案内置于磁性体部的芯片电子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2015-1708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薄型化,搭载于该电子设备的电子部件向更小型化、薄型化发展。在层叠型的线圈部件中,配置于导体层之间的绝缘性中间部的薄型化有可能导致绝缘耐压的降低。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部件,其能够实现薄型化并确保绝缘耐压。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线圈部件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磁性体部、设置在上述磁性体部内部的匝数为N(N为2以上的正数)的线圈部、绝缘性中间部和外部电极。
上述线圈部包括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和层间连接部。上述第一导体层具有绕一个轴隔开第一间隔地卷绕的第一多重卷绕部。上述第二导体层与上述第一导体层相对,并且具有绕上述一个轴隔开上述第一间隔地卷绕的第二多重卷绕部。上述层间连接部将上述第一多重卷绕部的内周侧端部与上述第二多重卷绕部的内周侧端部彼此连接。
上述绝缘性中间部设置在上述磁性体部内部,在上述第一导体层与上述第二导体层之间形成有对应于上述第一间隔与(N-1)之积以下的厚度的第二间隔。
上述外部电极设置于上述磁性体部,分别连接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多重卷绕部的外周侧端部。
上述线圈部可以还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上述第一绝缘部设置于上述第一导体部,位于上述第一多重卷绕部之间且比上述磁性体部电阻高。上述第二绝缘部设置于上述第二导体部,位于上述第二多重卷绕部之间且比上述磁性体部电阻高。
上述绝缘性中间部可以由配置在上述第一多重卷绕部与上述第二多重卷绕部的相对区域且具有中心孔的非磁性材料构成,上述磁性体部可以具有设置于上述非磁性材料的中心孔的芯部。
上述磁性体部可以由金属磁性材料和氧化物材料构成。
上述磁性体部可以由金属磁性材料与合成树脂材料的复合材料构成。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薄型化并确保绝缘耐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线方向的概略截面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上述线圈部件的线圈部的透视截面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概略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图1的A-A线方向的概略截面图。图3是示意地表示线圈部件内部的线圈部的透视截面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具有部件主体11和一对外部电极14、15。部件主体11形成为在X轴方向上具有宽度W、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度L、在Z轴方向上具有高度为H的长方体形状。一对外部电极14、15设置于部件主体11的长边方向(Y轴方向)上相对的2个端面。
部件主体11的各部分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长度为2mm、宽度为1.2mm、高度为0.7mm。
如图2所示,部件主体11具有磁性体部12、线圈部13和绝缘性中间部16。
[磁性体部]
磁性体部12具有第一磁性体层121和第二磁性体层122。第一和第二磁性体层121、122配置成夹着线圈部13和绝缘性中间部16在Z轴方向上彼此相对。第一和第二磁性体层121、122由于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在以下除另外说明的情况以外统称为磁性体部12。
磁性体部12由具有软磁特性的磁性材料和氧化物材料构成。作为磁性材料,使用以金属磁性颗粒为主体的磁性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金属磁性颗粒采用FeCrSi合金颗粒,其组成例如是以整体为100%,其中Cr为1.5~5wt%、Si为3~10wt%,除去杂质之外剩余为F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阳诱电株式会社,未经太阳诱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82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圈部件
- 下一篇:供电线圈单元、无线供电装置以及无线电力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