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识别防作弊信息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8854.2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2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国;何茂艳;张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2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作弊 信息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信息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脸识别防作弊信息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器本体、固定弯管、固定夹、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三摄像头、中控器、人脸识别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固定夹为两个,且固定弯管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夹,固定夹设置于显示器本体顶部,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显示器本体前方左侧,第二摄像头设置于固定弯管前方中段,第三摄像头设置于固定弯管前方右侧本发明易于安装和拆卸,其调节功能可以适用于多种形状的显示器,适用范围广且使用方便,其上方设有三个摄像头,同时人脸识别模块可以检测各个摄像头里考生面对的时间,防止考生作弊偷看旁边考生的考试,具有新颖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脸识别防作弊信息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得到提高,而真正进入初级的应用阶段则在90年后期,并且以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技术实现为主;人脸识别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尖端的核心算法,并使识别结果具有实用化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人脸识别系统”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机器学习、模型理论、专家系统、视频图像处理等多种专业技术,同时需结合中间值处理的理论与实现,是生物特征识别的最新应用,其核心技术的实现,展现了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转化。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可见光图像的人脸识别,这也是人们熟悉的识别方式,已有30多年的研发历史。但这种方式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尤其在环境光照发生变化时,识别效果会急剧下降,无法满足实际系统的需要。解决光照问题的方案有三维图像人脸识别,和热成像人脸识别。但这两种技术还远不成熟,识别效果不尽人意。
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技术。它可以克服光线变化的影响,已经取得了卓越的识别性能,在精度、稳定性和速度方面的整体系统性能超过三维图像人脸识别。这项技术在近两三年发展迅速,使人脸识别技术逐渐走向实用化。
个别考生在机考过程中,会有偷看旁边机位考生做题的作弊现象发生,由于机考的环境复杂,监考老师不能够全面监控和第一时间察觉,所以需要一种用于机考的防作弊装置来协助监考老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防作弊信息控制装置,用于解决机考考试中个别考生作弊不易被发现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脸识别防作弊信息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器本体、固定弯管、固定夹、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三摄像头、中控器、人脸识别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所述固定夹为两个,且所述固定弯管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固定夹,所述固定夹设置于所述显示器本体顶部,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显示器本体前方左侧,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固定弯管前方中段,所述第三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固定弯管前方右侧,所述固定弯管内部设置有所述中控器、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和所述无线发射模块,所述中控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和所述无线发射模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弯管内部为可弯折的金属丝,外部为橡胶材料;
优选的,所述固定弯管的长度大于所述显示器本体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所述第三摄像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中控器外接电源。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科技学院,未经华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8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