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井的横向通道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9201.6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0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峰;刘国胜;施建禄;张禹;祝青峰;刘新新;徐勇;冯雷;滕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城建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5;E21F15/04;E21D20/00;C04B28/04;C04B26/26;C04B28/26;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7 | 代理人: | 隋勤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向 通道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风井的横向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井的横向通道包括:主体结构(31)、围护桩(5)以及填充砖墙(7),所述填充砖墙(7)填充于所述主体结构(31)和围护桩(5)之间的缝隙内,所述填充砖墙(7)与所述主体结构(31)之间采用粘结混凝土进行粘结,所述粘结混凝土中布设两层钢筋网片,所述钢筋网片与所述围护桩(5)紧密连接。
2.根据权利1所述的风井的横向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砖墙(7)的洞口架设两端设有锚固脚的钢格栅(8),所述钢格栅(8)的锚固脚通过锚杆(81)锚固到所述填充砖墙(7)和其后的土体中,所述钢格栅(8)的两个锚固脚之间间隔0.6m设置临时横向支撑,以增强钢格栅的支护性能。
3.根据权利1所述的风井的横向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桩(5)的钢筋通过“L”形钢筋与所述钢格栅(8)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风井的横向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超前小导管;2)在同一超前小导管中采用两种浆液交替注浆;3)风井的主体结构与围护桩的施工;4)洞口开挖;以及5)防水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井的横向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测量放线后准确定出横向通道的位置,画出开挖轮廓,沿开挖轮廓线外间隔250mm打设超前小导管,超前小导管避开围护桩,采用钻机横向推进的方式进行施工,仰角为12-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井的横向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在同一超前小导管中采用两种浆液交替注入的方式进行,其中:
第一浆液:由质量比为1:0.8:0.15的A液、B液和第一外加剂混合均匀制成,其中:A液为20-35波美度的水玻璃溶液,模数为2.15-2.35;B液为20%-30%的工业磷酸溶液;第一外加剂是由质量比为1:0.4:0.08的氯化钙、膨润土和石英粉组成;
第二浆液:由质量比为1:0.8:0.15的A'液、C液和第二外加剂混合均匀制成,其中:A'液为20-30波美度的水玻璃溶液,模数为2.1-2.3;C液为水和水泥按照质量比为(1-1.5):1配制的水泥浆;第二外加剂是由质量比为1:0.3:0.18的氯化钙、粉煤灰和硫酸铜组成;
所述A液和所述A'液优选为24波美度的水玻璃溶液,C液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优选为1.2:1。
在同一超前小导管中采用后退式注浆法,间隔0.5m依次注入第一浆液和第二浆液,首先注入第一浆液,注浆压力控制在0.5-1.0Mpa,注浆流量为6-8L/min;后退0.5m以后,继续注入第二浆液,注浆压力控制1.1-1.4Mpa,注浆流量为12-14L/min;再次后退0.5m,注入第一浆液,依次循环,完成后即可移至下一注浆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井的横向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注浆完成12小时后,开挖横向通道范围内的土体至围护桩的位置,再进行风井的主体结构与围护桩之间间隙内的填充砖墙的施工,填充砖墙与主体结构之间采用粘结混凝土进行粘结;其中:粘结混凝土由质量比为1:(1.5-1.7):(0.6-0.7):(0.05-0.06):(0.02-0.03):(0.01-0.02):(0.2-0.3)的硅酸盐水泥、粒径为1-1.5cm的卵石、中砂、增稠剂、速凝剂、减水剂和水混合均匀制成,优选的质量比为1:1.7:0.6:0.052:0.023:0.02:0.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城建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城建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92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掌子面多岩性支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浅埋偏压不对称式护拱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