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9717.0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0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姜宇龙;胡荣强;曹文礼;程荣仓;刘艳杰;战冰峰;王世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交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9/00 | 分类号: | B60L9/00;H02J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2 | 代理人: | 符彦慈,谢建玲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走 轮对 轨道交通 移动 能量 | ||
1.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包括ECU能量控制单元(1)、BMS电池管理系统(2)、CMS电容管理系统(3)、锂电池组单元(4)、超级电容单元(5)、主电路接口单元(6)、通讯接口单元(7)、机械连接机构单元(8)和行走机构单元(9);
所述ECU能量控制单元(1)为移动能量包的核心控制单元,与内部的BMS电池管理系统(2)和CMS电容管理系统(3)相连,还与外部的通讯接口单元(7)相连,BMS电池管理系统(2)与锂电池组单元(4)相连,CMS电容管理系统(3)与超级电容单元(5)相连,
ECU能量控制单元(1)用于根据外部部件指令控制BMS电池管理系统(2)和CMS电容管理系统(3),实现锂电池组单元(4)和超级电容单元(5)的充放电配合,同时将移动能量包的实时信息反馈到外部部件;
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2)用于接收ECU能量控制单元(1)的控制指令,并监控锂电池组单元(4)的状态;
所述CMS电容管理系统(3)用于接收ECU能量控制单元(1)的控制指令,并监控超级电容单元(5)的状态;
所述锂电池组单元(4)和超级电容单元(5)与主电路接口单元(6)相连,主电路接口单元(6)与充电机或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的充电接口相连,
所述通讯接口单元(7)与充电机或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的通讯接口相连;
所述机械连接机构单元(8)为机械结构,与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连接,用于配合行走机构单元(9)使其可随车辆行走;
所述行走机构单元(9)用于在轨道上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2)与ECU能量控制单元(1)之间采用CAN通讯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CMS电容管理系统(3)与ECU能量控制单元(1)之间采用CAN通讯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单元(4)和超级电容单元(5)为储能单元,储存容量根据需求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走行包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接口单元(6)包括电路正极和电路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接口单元(7)与充电机或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的通讯接口之间的通讯方式根据需求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单元(9)为走行轮对。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能量包的工况包括工况一和工况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况一通过主电路接口单元(6)和通讯接口单元(7)与充电机的连接用于实现补充电能过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况二通过主电路接口单元(6)、通讯接口单元(7)、机械连接机构单元(8)、行走机构单元(9)与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的连接用于实现行走过程中的车辆供电或其他附属机构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交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交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97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泡沫塑料浮子导柱结构水暖排气阀
- 下一篇:人体锤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