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衬砌剥离裂损病害整治结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9901.5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7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罗云飞;罗吉祥;丁文云;郭永发;殷洪波;罗胜利;姚贺东;何永平;李贵民;刘正初;肖永刚;袁云洪;田鲁鲁;伍容兵;常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衬砌 剥离 病害 整治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病害整治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衬砌剥离裂损病害整治结构,还涉及其整治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已建隧道面临各种病害问题,为保证隧道衬砌结构及铁路运输安全和功能使用,不能不耗费大量资源去整治病害。对于年代久远的已建隧道,高地应力地段的隧道衬砌受较大围岩压力作用后容易发生内挤变形,导致拱顶、拱脚部位衬砌裂损、剥落掉块等病害问题出现。隧道衬砌开裂掉块严重致使衬砌开裂处失去抵抗弯矩能力呈铰接状态,严重威胁隧道衬砌结构及铁路运输安全,且该病害具有随时间发展而积累的特点,若不加以整治处理,必然导致更为严重的工程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常见的隧道拱顶、拱脚部位衬砌裂损、剥落掉块等病害问题,维护隧道既有衬砌结构安全及功能,基于上述工程病害问题,基于少扰动、低影响既有衬砌结构且满足隧道限界要求的原则,提出了本发明结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隧道衬砌剥离裂损病害整治结构,包括定位钎钉、环向钢筋、纵向钢筋、锁脚钎钉、钎钉固定结构和喷射混凝土,所述环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形成钢筋网,环向钢筋由锁脚钎钉锚固于衬砌边墙中,定位钎钉通过设于其顶部的钎钉固定结构锚固在钢筋网的相邻纵向钢筋上,所述钎钉固定结构包括垫板,所述垫板两端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卡合于两根纵向钢筋上,所述喷射混凝土将环向钢筋、纵向钢筋、锁脚钎钉和钎钉固定结构包裹。该结构基于少扰动、低影响既有衬砌结构且满足隧道限界要求的原则。
进一步地,所述钎钉固定结构还包括设于垫板中部的钎钉螺帽、设于垫板两侧的垫板锚固钢筋,所述垫板锚固钢筋与所述纵向钢筋平行设置,且通过贴角焊缝设于所述垫板上,所述定位钎钉由钎钉螺帽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垫板与垫板之间间隔一根纵向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钎钉插入位置包括Φ15孔和注入孔中的植筋胶;所述定位钎钉直径约12mm,长度小于既有衬砌厚道,纵环向间距50-60cm。定位钎钉打入既有衬砌15~20cm且不得打穿既有衬砌,以免击穿既有防水板,引起瓦斯隧道工区瓦斯泄露。钎钉插入前应进行除锈处理,采用旋转或锤击打入方式快速无回弹插入孔底。
进一步地,所述环向钢筋直径约20mm,布置间距15-20cm;所述纵向钢筋直径约12mm,布置间距15-20cm。
进一步地,所述锁脚钎钉锚固于既有衬砌边墙底部,直径约20mm,每根长50-60cm;所述锁脚钎钉通过直纹套筒与环向钢筋连接,纵向间距50cm。
进一步地,所述喷射混凝土采用C30,厚约10cm。
进一步地,所述垫板锚固钢筋直径约10mm,每根长40-50cm,焊接于垫板两侧;每块垫板对应2根垫板锚固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贴角焊缝h=5mm,垫板锚固钢筋与垫板接触段两侧全部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钎钉螺帽采用M12螺帽。
本发明还涉及使用上述的病害整治结构进行病害整治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少扰动、低影响既有衬砌结构且满足隧道限界要求的原则,具体步骤如下:
(1)架设钢轨拱架预加固后,打孔探测衬砌后空隙及回填情况;
(2)需注浆时,凿开预留注浆孔,初次压浆,控制注浆压力在0.5MPa以内,压浆顺序从下往上施作,待下层浆液凝固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上部压浆,压浆时设观测点观测衬砌变化情况;
(3)对既有衬砌表面进行清理,凿除裂损混凝土;
(4)钻孔,并按设计间距注入植筋胶后插入定位钎钉;
(5)初喷混凝土,混凝土厚约3cm;
(6)全断面布置钢筋网,绑扎环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形成钢筋网,环向钢筋利用锁脚钎钉锚固于衬砌边墙中;
(7)制作钎钉固定结构,设置垫板两端的弯折部,使得弯折部卡合于两根纵向钢筋上,
钎钉螺帽将钎钉固定结构整体与钎钉锚固,利用垫板及垫板锚固钢筋、贴角焊缝、钎钉螺帽将定位钎钉锚固在钢筋网上,垫板锚固钢筋与所述纵向钢筋平行设置,且通过贴角焊缝设于所述垫板上,垫板锚固钢筋与垫板接触段两侧全部焊接;
(8)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9)需注浆时,喷砼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二次压浆,控制注浆压力0.5-1.0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基于少扰动、低影响既有衬砌结构且满足隧道限界要求的原则设计,可在维护隧道既有衬砌结构安全及功能、满足隧道限界要求的前提下有效解决隧道衬砌剥离裂损病害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99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隔音减震地板
- 下一篇:一种住宅用排烟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