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消除刚性壳体震动功能的震动消除装置及附加式实验分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0897.4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0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许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5112 | 代理人: | 王俭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消除 刚性 壳体 震动 功能 装置 附加 实验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除壳体震动装置,涉及消除刚性壳体震动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消除刚性壳体震动功能的震动消除装置及附加式实验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刚性壳体装置的震动产生的本质原因是,壳体内部或与之有固定连接关系的外部的振动源与壳体的固有频率相近似,从而产生共振,使壳体产生较大震动。如汽车整车减震实验,经常在壳体不同位置进行附加物实验,以确定壳体结构的哪些位置需要进行加强以消除震动,但目前还没有专用的装置来进行实验,耗费的时间较长,提供的参考依据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具有消除刚性壳体震动功能的震动消除装置及附加式实验分析装置,这种装置成本低,能迅速改变刚性壳体的固有频率,使得刚性壳体与壳体内的机器现有振源不易发生共振,从而迅速消除刚性壳体震动,并提供判断出对刚性壳体结构的哪些位置进行加强以消除震动的参考依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消除刚性壳体震动功能的震动消除装置,包括
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呈弧形,弹性片为两条;
弹性接触头,所述弹性接触头设置在弹性片的弧形突出部上;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两条;
所述两条弹性片和两条连接杆形成可拆卸式的内弧形方框架,其中两条连接杆相面对,两条弹性片相面对。
两个弹性接触头为一组,每组中的两个弹性接触头分别设置在两条弹性片相对应的位置上。
所述弹性接触头为1-10组,优选为5组。
所述弹性接触头均等分设置在弹性片上。
一种具有消除刚性壳体震动功能的附加式实验分析装置,其结构与上述的具有消除刚性壳体震动功能的震动消除装置相同。
一个壳体可以在几个频率下发生共振,使机器在不同状态下工作,也就是壳体所处的各种有可能的振动源频率,分别用多个本震动消除装置附加在壳体上不同的位置,最终使得壳体震动明显减小,从而得出壳体结构的哪些位置需要进行加强,壳体制造时需要进行加强、加铸造量等,这种加强改变了壳体的固有频率,使得其与壳体内机器现有振源不易发生共振,从而消除壳体的震动现象。
本装置适用于刚性较强的壳体作科学实验,为分析壳体结构产生共振的位置提供直观的参考依据。
这种震动消除装置和附加式实验分析装置成本低,能迅速改变刚性壳体的固有频率,使得刚性壳体与壳体内的机器现有振源不易发生共振,震动消除装置迅速消除刚性壳体震动,附加式实验分析装置提供判断对刚性壳体结构的哪些位置进行加强以消除震动的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性片 2.弹性接触头 3.连接杆 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具有消除刚性壳体震动功能的震动消除装置,包括
弹性片1,所述弹性片1呈弧形,弹性片1为两条;
弹性接触头2,所述弹性接触头2设置在弹性片1的弧形突出部上;
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为两条;
所述两条弹性片1和两条连接杆3形成可拆卸式的内弧形方框架,其中两条连接杆3相面对,两条弹性片1相面对。
所述弹性片1为钢铁材质制成,弹性接触头2为橡胶材质制成。
所述弹性片1与连接杆3通过螺母4连接,便于调整弹性接触头2与壳体的接触紧密度。
两个弹性接触头2为一组,每组中的两个弹性接触头2分别设置在两条弹性片1相对应的位置上。
所述弹性接触头2为1-10组,优选为5组。
所述弹性接触头2均等分设置在弹性片1上,可以快速估算需要加强的长度。
使用时,旋紧螺母4使弹性片1内弧形框架通过弹性接触头2紧密贴合于壳体表面。分别用多个本装置附加在壳体上不同的位置,调整螺母4的位置,调节多个弹性接触头2与壳体的接触紧密度,最终使得壳体震动明显减小,直至壳体震动消失,使壳体与机器现有振源不发生共振,消除了壳体震动。
实施例2:
参照图1,一种具有消除刚性壳体震动功能的附加式实验分析装置,包括
弹性片1,所述弹性片1呈弧形,弹性片1为两条;
弹性接触头2,所述弹性接触头2设置在弹性片1的弧形突出部上;
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为两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08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构阻尼隔震减震器
- 下一篇:一种激光陀螺罗经减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