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拉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1624.1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9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C09J133/00;C08L75/04;C08J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谭一兵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带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易拉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电子设备使用固定式电池渐成趋势,为了安全固定设备电池,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采用各种方法将电池固定在主板上,但这样会让电子设备的零部件拆卸困难,而且粘胶也会较难清理,给设备的维修和电池的回收造成了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易拉胶带应运而生,在长时间粘接后,它通过拉伸胶带来移除胶带。
现有的双面粘合固定胶带,它通过热熔挤压涂布制得粘合层,其中粘合层难以既满足高粘性又满足高拉伸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拉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易拉胶带具有高伸长率、高回弹性、不回粘等特点,工业化实施性更显著,易于量产。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易拉胶带,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护膜层、第一粘胶层、成膜树脂层、第二粘胶层、第二护膜层;其中,
第一粘胶层厚度10~50μm;
第二粘胶层厚度10~50μm;
成膜树脂层厚度40~150μm;
成膜树脂层的成分为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粘胶层的成分为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橡胶的任意一种;
第二粘胶层的成分为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橡胶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成膜树脂层表面不具备粘性;成膜树脂层的成分优选脂肪族聚氨酯树脂;
成膜树脂层的横向、纵向拉伸率 400%~2000%;
成膜树脂层的拉伸强度10~40MPa。
进一步地,第一护膜层、第二护膜层为离型膜、离型纸中的任意一种;其中,第一护膜层的离型力为5~15gf/25mm,第二护膜层的离型力为15~30gf/25mm。
进一步地,成膜树脂层的原料组份与重量配比为:
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100重量份,
氮丙啶交联剂2~5重量份。
一种易拉胶带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在重硅油离型膜或非硅离型膜上面涂布成膜树脂胶水,烤干,得到成膜树脂层;
S2、在成膜树脂层的一面直接涂布第一粘胶层胶水,经光强为200~2000mj/cm2固化或者在60~130℃下经过30s~240s固化得到包含有成膜树脂层、第一粘胶层的覆合整体层;
S3、在成膜树脂层远离第一粘胶层的一面直接涂布第二粘胶层胶水,经光强为200~2000mj/cm2固化或者在60~130℃下经过30s~240s固化得到包含有第一粘胶层、成膜树脂层、第二粘胶层的覆合使用层;
S4、在覆合使用层的两面分别覆上第一护膜层、第二护膜层,得到产品;
以上涂布方式均采用刮刀或狭缝式涂布。
或者,一种易拉胶带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在重硅油离型膜或非硅离型膜上面涂布成膜树脂胶水,烤干,得到成膜树脂层;
S2、在硅油离型膜上涂第一粘胶层胶水,经光强为200~2000mj/cm2固化或者在60~130℃下经过30s~240s固化得到第一粘胶层,然后将第一粘胶层与成膜树脂层覆合,得到包含有成膜树脂层、第一粘胶层的覆合整体层;
S3、在硅油离型膜上涂第二粘胶层胶水,经过光强为200~2000mj/cm2固化或者在60~130℃下经过30s~240s固化得到第二粘胶层,把第二粘胶层覆合到成膜树脂层远离第一粘胶层的一面,得到包含有第一粘胶层、成膜树脂层、第二粘胶层的覆合使用层;
S4、在覆合使用层的两面分别覆上第一护膜层、第二护膜层,得到产品;
以上涂布方式均采用刮刀或狭缝式涂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它以具有高伸长率、高回弹性、不回粘的树脂作为基材,两面再涂布具有粘性的树脂制成。本发明的易拉胶带,经长时间粘接后,通过拉伸可以轻易移除胶带,拉伸过程中,由于使用层胶内部的内聚力远远大于胶和被贴合物的结合力,被贴合物的表面和胶面产生了相对位移导致失粘,从而使设备的零部件粘紧的同时也容易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说明:第一护膜层11、第二护膜层12、第一粘胶层21、第二粘胶层22、成膜树脂层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16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