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混凝土生态护坡及其铺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1640.0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6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汪忠明;高攀;杨叶;张树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B3/12;A01G22/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混凝土 生态 护坡 及其 铺设 方法 | ||
1.一种双层混凝土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第一材料制成的第一混凝土层以及由第二材料制成的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浇筑至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材料的组分包括第一骨料、第一粘接料和第一水溶液,所述第一骨料的粒径为20~40mm,平均孔径为4~6mm;所述第二材料的组分包括第二骨料、第二粘接料和第二水溶液,所述第二骨料的粒径为5~13mm,平均孔径为0.001~0.0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所述第一骨料800~1000份、所述第一粘接料100~150份和所述第一水溶液44~6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所述第二骨料800~1000份、所述第二粘接料100~120份和所述第二水溶液24~4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混凝土生态护坡还包括营养基材,所述营养基材灌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空隙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基材是由营养组分混合而成,所述营养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秸秆50~70份、石膏5~8份、过磷酸钙5~8份和磷酸二氢钾5~8份、钾-聚丙烯酸脂-聚丙烯酰胺共聚体10~20份以及聚丙烯酰胺30~4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内设有第一丝网层,所述第一丝网层位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高度的1/2~2/3处;所述第二混凝土内设有第二丝网层,所述第二丝网层位于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高度的1/3~1/2处。
7.一种双层混凝土生态护坡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配制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向基坑内浇筑第一材料形成第一混凝土层,待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干后,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表面浇筑第二材料形成第二混凝土层;
其中,所述第一材料包括第一骨料、第一粘接料和第一水溶液,所述第一骨料的粒径为20~40mm,平均孔径为4~6mm;所述第二材料包括第二骨料、第二粘接料和第二水溶液,所述第二骨料的粒径为5~13mm,平均孔径为0.001mm~0.01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生态护坡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基坑内浇筑所述第一材料之前,还包括将第一丝网层固定至所述基坑内,所述第一丝网层的安装位置位于预浇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高度的1/2~2/3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生态护坡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表面浇筑所述第二材料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空隙内灌注营养基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生态护坡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一混凝土的空隙内灌注所述营养基材之后,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上浇筑所述第二材料之前,还包括将第二丝网层固定,所述第二丝网层的安装位置位于预浇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高度的1/3~1/2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16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 下一篇:泵站进水池超低水位下的组合水力整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