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灰分血浆蛋白管式膜浓缩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3245.6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6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禹王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47 | 分类号: | C07K14/47;C07K14/465;C07K1/3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陈其霞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灰分 血浆 蛋白 管式膜 浓缩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灰分血浆蛋白管式膜浓缩工艺,采用原血高位罐、管式离心机、两个滤网过滤器、两个搅拌罐、管式膜过滤设备、供料泵、循环泵,原血高位罐中原血通过重力作用自然流入管式离心机;管式离心机中将原血中的血球和血浆分离开,其中血浆从血浆暂存罐中经过第一个滤网过滤器输送至第一个搅拌罐,再依次通过供料泵、第二个滤网过滤器、循环泵输送至管式膜过滤设备,由供料泵提供管式膜过滤设备过滤过程中所需的压力,由循环泵增加循环流量并提供足够的膜面流速;管式膜过滤设备中血浆经过浓缩后通过浓缩液出口送入第二个搅拌罐,再用输送泵送至喷雾干燥塔干燥成血浆蛋白粉。本发明工艺先进,可实现连续进料连续浓缩的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浓缩工艺领域,具体是一种低灰分血浆蛋白管式膜浓缩工艺。
背景技术
原血浓缩为血浆蛋白一般采用管式膜过滤设备进行,其利用管式膜过滤设备中的过滤膜将原血血浆中的蛋白截留,并使其中的水透过过滤膜排出,实现将原血血浆浓缩为血浆蛋白。现有技术基于管式膜过滤设备的蛋白浓缩工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给管式膜过滤设备另外配备布袋过滤器,并且需要在管式膜过滤设备和送入原血的原料罐之间设计流动循环管路,否则会出现管式膜过滤设备中出现堵塞的情况,而增加流动循环管路和布袋过滤器不仅使整个工艺系统复杂,而且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灰分血浆蛋白管式膜浓缩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基于管式膜过滤设备的蛋白浓缩工艺存在管式膜过滤设备中易堵塞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低灰分血浆蛋白管式膜浓缩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原血高位罐、管式离心机、两个滤网过滤器、两个搅拌罐、管式膜过滤设备、供料泵、循环泵,其中:
原血高位罐高度高于管式离心机,原血高位罐出料口通过管路连接管式离心机进料口,原血高位罐中原血通过重力作用自然流入管式离心机;
管式离心机中将原血中的血球和血浆分离开,其中血球送入血球暂存罐后,再从血球暂存罐中送入外部喷雾干燥塔干燥成血球蛋白粉,血浆送入血浆暂存罐,再从血浆暂存罐中通过转移泵加压后送入第一个滤网过滤器;
第一个滤网过滤器将血浆预过滤后输送至第一个搅拌罐,第一个搅拌罐底部出料口依次通过供料泵、第二个滤网过滤器、循环泵与管式膜过滤设备的进料口连接,由供料泵将搅拌罐中搅拌后的血浆送入管式膜过滤设备,并由供料泵提供管式膜过滤设备过滤过程中所需的压力,循环泵还连接管式膜过滤设备出料口实现管式膜过滤设备内部的封闭循环,由循环泵增加循环流量并提供足够的膜面流速以缓解管式膜过滤设备内部污染;
管式膜过滤设备中血浆经过浓缩后,管式膜过滤设备中透过膜的透过液从管式膜过滤设备的透过液出口排出,浓缩合格的血浆通过管式膜过滤设备的浓缩液出口送入第二个搅拌罐,再用输送泵送至喷雾干燥塔干燥成血浆蛋白粉。
所述的低灰分血浆蛋白管式膜浓缩工艺,其特征在于:管式离心机工作时转速在14000—20000转/分钟。
所述的低灰分血浆蛋白管式膜浓缩工艺,其特征在于:血球暂存罐中血球送入外部喷雾干燥塔干燥时,外部喷雾干燥塔的热风温度控制在180—220度,出口温度在90—100度。
所述的低灰分血浆蛋白管式膜浓缩工艺,其特征在于:两个滤网过滤器中滤网的目数均为100—200目。
所述的低灰分血浆蛋白管式膜浓缩工艺,其特征在于:供料泵提供的压力为3—6Bar。
所述的低灰分血浆蛋白管式膜浓缩工艺,其特征在于:循环泵提供的膜面流速为3—5米/秒。
所述的低灰分血浆蛋白管式膜浓缩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膜过滤设备为管式超滤膜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禹王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禹王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32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频率自适应电路
- 下一篇:一种飞行器迎角信号的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