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导菲律宾蛤仔幼虫变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3401.9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8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郑雅友;曾志南;刘波;巫旗生;李正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导 菲律宾 幼虫 变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菲律宾蛤仔幼虫的培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诱导菲律宾蛤仔幼虫变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菲律宾蛤仔是一种重要经济底栖贝类,生活在泥沙底质浅海、滩涂海域。菲律宾蛤仔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是从浮游幼虫(8-15天)(因育苗水温而异)变态(变态时长4-7天)为稚贝。目前菲律宾蛤仔室内苗种的培育方法是浮游幼虫在幼虫培育池中培育7-9天,待幼虫足长出后幼虫壳长约200μm左右,用150目筛绢网袋收集即将变态的浮游幼虫移入提前2-3天准备好的变态池,变态池一般与培育池一样大小,池底需铺设煮沸消毒并用150目筛绢网袋过滤了的海泥,厚度2-3mm,在变态池完成变态后(约10天左右),再用150目筛绢网袋收集变态的稚贝移入稚贝培育池培育,生产实践中已证明通过池底铺有少量的泥可诱导浮游幼虫的变态,大大地提高了菲律宾蛤仔浮游幼虫变态成稚贝的变态率,但由于要经过两次的倒腾,费力费时,幼虫也会有一定的损耗,还占用池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诱导菲律宾蛤仔幼虫变态的方法,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诱导菲律宾蛤仔幼虫变态的方法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诱导菲律宾蛤仔幼虫变态的方法,它包括:
步骤1,泥块制备步骤,取潮间带海泥,去除海泥中的沙,再将海泥制成泥块,泥块在太阳下通过充分暴晒实现消毒;
步骤2,泥块投放步骤,浮游幼虫在幼虫培育池中培育7-9天,待幼虫足长出后且幼虫壳长达180-220μm时,停气,将消毒后的泥块均匀投到培育池中,投好后再充气,泥块在培育池池底融化形成为一层底泥,以诱导浮游幼虫变态。
一实施例之中:该泥块制备步骤中,取潮间带海泥,去除海泥中的沙,沉淀后倒掉上层水,再将海泥制成泥块,泥块在太阳下通过充分暴晒实现消毒。
一实施例之中:该泥块制备步骤中,用150目筛绢网采用搓洗方式过滤海泥中的沙。
一实施例之中:该泥块制备步骤中,将海泥在平板上摊平制成规格为长(20-40)mm*宽(20-40)mm*厚(20-30)mm的泥块。
一实施例之中:该泥块投放步骤中,将消毒后的泥块以8-10片/㎡的布置均匀投到培育池中。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先采用海泥制备泥块,在幼虫需要诱发变态时投入培育池中融化形成为底泥以诱导浮游幼虫变态,幼虫培育、变态都在培育池内完成,既能提高变态率,又无需或减少幼虫移池,省工省力,减少因移池造成的幼虫损耗,减少幼虫变态成稚贝前收集移池,少占用池子,因此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且能产生如下技术效果:其一,泥块制备操作简便,能一次性大量制备,再根据需要使用,降低成本;其二,泥块在太阳下通过充分暴晒实现消毒,既能消毒海泥,又能硬化海泥,方便搬运,方便投放,方便投放密集度控制;其三,泥块采用投放方式,操作简便。
去除海泥中的沙,既能增强幼虫变态效果,又能增强泥块硬化和消毒效果。且变态完成后再次用150目筛绢网收集稚贝另池培育时可将海泥去除(稚贝培育无需海泥)。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诱导菲律宾蛤仔幼虫变态的方法,它包括:
步骤1,泥块制备步骤,取潮间带中含泥多的海泥,去除海泥中的沙,沉淀后倒掉上层水,再将海泥制成泥块,泥块在太阳下通过充分暴晒实现消毒。
步骤2,泥块投放步骤,浮游幼虫在幼虫培育池中培育7-9天,待幼虫足长出后且幼虫壳长达180-220μm时,停气,将消毒后的泥块以8-10片/㎡的布置均匀投到培育池中,投好后再充气,泥块在培育池池底融化形成为一层底泥,以诱导浮游幼虫变态。
本具体实施方式之中:该泥块制备步骤中,用150目,筛绢网采用搓洗方式过滤海泥中的沙,能方便去除海泥中的沙。该泥块制备步骤中,将海泥在平板上摊平制成规格为长(20-40)mm*宽(20-40)mm*厚(20-30)mm的泥块,如30mm*30mm*(20-30)mm,方便控制底泥厚度,控制泥块密集度。
在2016年菲律宾蛤仔人工育苗实验中进行的池底预铺与泥块投放实验对比,发现浮游幼虫变态成稚贝的变态率无差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未经福建省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34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鲤鱼苗指环虫病的防治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规模化河蟹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