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炎症性肠病临床检测标志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3475.2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2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明;沈彤;李师;蔡令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4706 | 分类号: | A61K31/4706;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炎症 性肠病 临床 检测 标志 及其 应用 | ||
一种炎症性肠病临床检测标志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炎症性肠病中的分子标志物‑Erbin基因,及其调控的下游自噬通路的抑制剂氯喹在制备炎症性肠病产品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注射氯喹的小鼠,DSS诱导的Erbin+/+和Erbin‑/‑小鼠肠粘膜损伤显著下降,虽然相比之下,Erbin‑/‑小鼠肠损伤还是明显严重于Erbin+/+小鼠,但与未注射氯喹的小鼠相比,肠粘膜屏障完整性升高,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炎症性肠病的症状得到显著缓解,表明自噬抑制剂氯喹可提高肠粘膜完整性,发挥很好的抑制IBD的功效,因此对炎症性肠病预防及治疗都有一定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诊断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炎症性肠病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炎症性肠病中的分子标志物-Erbin基因,及其调控的下游自噬通路的抑制剂氯喹在制备炎症性肠病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简称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简称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是结直肠癌重要的癌前病变。影响IBD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肠道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肠道微生物感染、肠道微生态紊乱以及宿主的遗传背景等。但是IBD的发病机制及关键分子还远未阐明。发现IBD关键分子对于IBD的诊断和治疗都是至关重要的。Erbin(又叫erbb,erbb2interactingprotein简称erbb2ip)最早作为ErbB2相互作用蛋白被发现,但是其功能目前并不太明确。从其表达特点看,Erbin在脑、心脏、肾脏、肌肉及胃等组织中较为丰富,因而它可能在维持这些器官细胞结构的完整、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发育过程中器官形态的发生及信号转导途径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Erbin的这些功能可以从与它相互作用的蛋白体现。Erbin可能作为很多信号通路的整合蛋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证实Erbin可以通过其PDZ结构域特异性地结合Nod2。而Nod2与IBD的关系已经得到确认,近期的基因组关联分析也证实Nod2及其家族成员在IBD中的作用。并且,Erbin可抑制Nod2依赖的NF-κB的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细胞因子的分泌等。Oehlers等在研究Nod信号通路与炎症的关系的时候发现,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enterica感染斑马鱼后,Erbin在斑马鱼成鱼肠道白细胞中的表达量很高。综合我们自己的研究和相关文献,我们认为Erbin与IB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作用及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确定。关于Erbin作为诊断炎症性肠病的分子标志物和自噬抑制剂作为一种抑制炎症性肠病药物的用途目前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的不足,及临床上炎症性肠病诊断标志物的局限,通过对Erbin及其下游自噬通路的深入研究,在确定Erbin抑制炎症性肠病发生的创新性发现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炎症性肠病临床检测标志物Erbin及其应用。
技术方案:Erbin在作为炎症性肠病临床检测标志物中的应用。
Erbin在制备炎症性肠病临床检测标志物中的应用。
Erbin在筛选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
Erbin所调控的下游自噬通路的抑制剂氯喹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含有所述氯喹的具有治疗炎症性肠病及炎症性肠病相关结直肠癌的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为含有自噬抑制剂的口服制剂、注射剂或外用制剂。所述的口服制剂为肠溶性片剂、胶囊剂、丸剂或颗粒剂。
Erbin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氯喹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分子式C18H26ClN3O·H2SO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34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