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玻璃瓶再利用脱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3876.8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2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郭一民;寇天学;廖璞;颜太宗;刘恒;曾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唯怡饮料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38 | 分类号: | B08B9/38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统国 |
地址: | 6184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玻璃瓶 再利用 脱标机 | ||
一种回收玻璃瓶再利用脱标机,包括链式输送机、划标机构和脱标机构;输送机用于将回收玻璃瓶沿输送方向纵向布置并输送;划标机构主要由布置在输送机两侧且弹性连接的划标组件组成,每侧的划标组件通过转轴装配在基座上、能够进行摆动旋转,每侧划标组件上连接有处在输送链板上方的刀片,刀片高度对应运动的回收玻璃瓶,两侧刀片的间距小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脱标机构主要由布置在输送机两侧且弹性连接的脱标组件组成,每侧的脱标组件通过转轴装配在基座上、能够进行摆动旋转,每侧脱标组件上连接有处在输送链板上方的、在电机驱动下能够旋转的摩擦体,摩擦体高度对应运动的回收玻璃瓶,两侧摩擦体的间距小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收瓶再利用技术,具体是回收瓶再利用中的废旧标贴脱除设备,更为具体的说,是一种回收玻璃瓶再利用脱标机。
背景技术
液体产品通常是以瓶子为载体盛装投放市场的,盛装液体的瓶子的造型各式各样,但根据其成型材质可以将其分为塑料瓶、陶瓷瓶和玻璃瓶三大类,其中,玻璃瓶具有形状特定、不易损坏、耐刮擦、可重复使用等特点。随着环保节能理念的推广及企业节约生产成本,玻璃瓶为载体的液体产品投放市场后,待液体产品在消费、使用后,作为盛装载体的玻璃瓶通常会被回收、再利用,例如啤酒玻璃瓶、饮料玻璃瓶、调味品玻璃瓶等。
装好液体产品的玻璃瓶在投放市场前,需要在玻璃瓶的瓶身上设置识别产品来源和信息的标识-即标贴(或瓶贴),为了能够使标贴方便、高效、经济的裹覆成型于玻璃瓶的瓶身上,标贴通常是以环形的、非粘接方式固定于瓶身表面的,例如最为常见的以热收缩方式固定于瓶身表面的环形聚氯乙烯薄膜标贴。
如此,回收、再利用的玻璃瓶通常带有对应批次信息的旧标贴,这些旧标贴肯定是无法真实、有效地反映再利用后的产品信息的,其信息已作废。也就是说,回收玻璃瓶在再利用的市场投放之前,必须要完成废旧标贴的脱除、瓶子清洗及消毒等工艺处理。可见,回收玻璃瓶在再利用过程中,其瓶身上的废旧标贴脱除是再利用的关键一环。
目前,行业内对回收玻璃瓶上的以环形、非粘接方式固定的废旧标贴脱除,主要是以传统的单人作业方式实现的,即工人拿到回收玻璃瓶后,先用刀片在回收玻璃瓶的废旧标贴上划出撕口,再放下刀片而手撕废旧标贴,使回收玻璃瓶上的废旧标贴在撕口处被撕开、剥离、脱除。其虽然能够有效的脱除回收玻璃瓶上的废旧标贴,但是,存在作业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不利于企业对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亦不利于企业生产环境的整洁、有序管理。
有鉴于此,近年来,行业内在大力研究各种如何在回收玻璃瓶再利用中脱除废旧标贴的技术,大部分研究成果是针对粘贴固定于回收玻璃瓶表面的纸质旧标贴脱除的。鲜少有对以环形、非粘接方式(尤其是以热收缩方式固定于瓶身表面的环形聚氯乙烯薄膜标贴)固定于回收玻璃瓶表面的旧标贴脱除的技术被披露。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名称为“一种饮料瓶瓶标自动剥离机”(公开号为CN203600467,公开日为2014年5月21日),该技术是将回收瓶横卧放置在具有一定斜度的分离腔内,在分离腔内顺序传动的多组滚刀和刷辊的拨动下使回收瓶由上而下有序跌落,如此使有序跌落的回收瓶上的废标贴被脱除。该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回收瓶上的以环形、非粘接方式固定的废旧标贴进行脱除处理,但其存在作业效率低及有效性、可靠性和通用性差等技术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1. 需要人工逐个在进料口横向放置回收瓶;连续进料的回收瓶容易在分离腔的阻拦部位(即波浪状的圆弧面)产生堆积、卡阻,影响后续进料和设备运行,若单个的进行进料,则势必影响作业效率;
2. 滚刀和刷辊在进行划标和刷标的同时需要拨动回收瓶进行下移动作,如此,为了保障回收瓶顺利下移,滚刀和刷辊能够作用在回收瓶废标贴上的作用力有限,很难在每一回收瓶上有效地实现划标和脱标处理,否则设备就会造成卡阻等故障;
3. 滚刀和刷辊作用在回收瓶上的作用力,对回收瓶实现了硬性挤压,容易使脆性的回收瓶被挤爆,且在下移跌落过程中亦容易使回收瓶造成卡阻或破碎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唯怡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唯怡饮料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38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连接两个家具元件的装置的暗榫布置
- 下一篇:一种便操作的电力柜固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