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直树穴排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4160.X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华玉松;兰天飞;聂佳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青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1/00 | 分类号: | E02B11/00;A01G2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22 | 代理人: | 张东浩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林排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垂直树穴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积水对树木有很大影响,会造成沤根或泡根,导致根系缺氧,叶片黄化,脱落,严重时树木死亡。一般应对树坑积水的处理办法有挖排水沟,进行排水,先排不耐水的,再排耐水的;挖渗水沟,在树木的四周,挖渗水沟,将树根基部过多的水分渗透到沟内,然后用水泵抽出排走;及时中耕,放墒;在养护中,注意对根部进行护理(如封树穴,并适当高于地面,或用地膜覆盖树穴,避免树穴积水;根部打孔透气;或用药品护理,积水易引起烂根、黄化、落叶,可及时对根部进行杀菌处理,叶面喷施和液肥。对于新栽树木,必要时应挖出重新栽植,栽植时应进行二次修根并根部撒施复生灵(或土壤消毒剂)、快活林生根粉处理,解决方法均为积水后的处理方法,无法避免泡根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垂直树穴排水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垂直树穴排水系统,集水装置,蓄水装置,吸水装置和灌水装置,集水装置和蓄水装置之间连接吸水装置和灌水装置。
优选的,集水装置包括集水管,输水管,吸水陶土头和清洁细沙,集水管为上下通透的圆柱筒状,集水管内填充有清洁细沙,吸水陶土头设置于清洁细沙中央,吸水陶土头上端连接输水管。
优选的,吸水装置包括吸水管和吸水水泵,吸水水泵设置在吸水管上,吸水管一端与输水管连接,吸水管另一端连接蓄水装置,灌水装置包括灌水管和灌水水泵,灌水水泵设置在灌水管上,灌水管一端与输水管连接,灌水管另一端连接蓄水装置。
优选的,输水管上端设有三通,灌水管与吸水管均通过三通与输水管连接。
优选的,集水管埋于树木根部位置,集水管上端高于地面10-15cm,集水管直径为15-30cm。
优选的,蓄水装置为蓄水箱。
优选的,吸水装置与灌水装置均通过过滤装置连接蓄水装置,过滤装置为过滤池。
优选的,集水装置为多个。
一种通过垂直树穴排水系统调节树木水环境的方法,当树木处于干旱时,灌水装置通过灌水水泵将蓄水装置中的水抽灌到集水装置中,水沿集水管下方流出渗入到树木根部;当雨后,树木根部积水,开启吸水水泵将积水抽出注入到蓄水装置中。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时对树木根部的水环境进行调整,尤其适用于黏重入渗低的土壤,帮助树坑排水,避免根部泡水,提高树木存活率;将净化后的雨水储存起来,用于旱季反哺,形成自然的循环,节省水资源的同时能够实现对自然资源更好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蓄水装置 21、集水管 22、清洁细沙
23、吸水陶土头24、输水管 25、三通
31、吸水管32、吸水水泵 41、灌水管
42、灌水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做出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垂直树穴排水系统,集水装置,蓄水装置1,吸水装置和灌水装置,集水装置和蓄水装置1之间连接吸水装置和灌水装置,集水装置用于吸收树根积水,积水在积水装置中会经过初步过滤;蓄水装置1用于储存水,在干旱的时候提供水源,涝情时储存抽出的积水;吸水装置和灌水装置分别将水向两个方向输送,吸水装置将水从树根处输送到蓄水装置1中,灌水装置将水从蓄水装置1中抽出输送到待浇灌处。
集水装置包括集水管21,吸水陶土头23,输水管24和清洁细沙22,集水管21为上下通透的圆柱筒状,集水管21采用PVC管,集水管21埋于树木根部位置,集水管埋管深度为60-150cm,集水管21上端高于地面10-15cm,用于铺设连接输水管24,集水管21直径为15-30cm,集水管21内填充有清洁细沙22,清洁细沙22用于第一层过滤,雨水经过细沙能够将体积较大的杂物过滤掉,吸水陶土头23设置于清洁细沙22中央,吸水陶土头23上端连接输水管24,吸水陶土头23具有第二层过滤的作用,积水经过吸水陶土头23的过滤进入输水管24,避免堵塞管道;集水装置设置在树根处,集水管21下部埋于地面下,当暴雨后树坑大量积水,积水能够集中到集水管2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青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青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41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本分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话题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