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X射线查看珍蚌内珍珠状态的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4166.7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4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冯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射线 查看 珍蚌内 珍珠 状态 检测器 | ||
本发明提供基于X射线查看珍蚌内珍珠状态的检测器,包括检测处理器、X射线源、检测台、PC计算机,检测处理器包括接收器以及图像处理显示器,PC计算机与图像处理显示器连接,X射线源用于发射X射线激光束,图像处理显示器与接收器连接,X射线激光束穿透过检测台,在检测台上至少有一个聚光凸部,检测台上具有形状检测器,形状检测器包括两个侧安装架以及安装在侧安装架上的两CCD相机,两CCD相机以待检测珍蚌样品为中心对称置于检测台斜上方。采用X射线源的检测装置能检测珍珠蚌是否已经成长有珍珠以及判断珍珠的大小,比较直观,减少了人工嘈杂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确保了所采珍珠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珍蚌成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X射线查看珍蚌内珍珠状态的检测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及医疗行业中X射线探测器被广泛的应用,作为X射线探测器必不可少的闪烁体部分也越来越重要。对于一些新型的医用闪烁体,制备单晶时十分困难,发展多晶陶瓷闪烁体是目前最重要的研究方向,多晶陶瓷闪烁体具有成本低、加工性能好,易于进行性能裁剪等优点,是目前医用闪烁体的首选。
在新的X射线诊断用探测器中,人们正在研发采用有源矩阵的平面探测器。在这种平面探测器中,利用闪烁层将探测到的X射线变换为可见光或荧光,再通过非晶硅光电二极管等光电变换元件将这一荧光变换成信号电荷,进而将信号电荷转换为数字信号而输出图像。
X射线成像是比较常见的技术,目前对于珍珠蚌的成长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探测技术,需要人为的打开确定是否长有珍珠,都是需要通过拿去一定样本来确定是否有珍珠,但是珍珠采收通常采用杀死珠蚌,从珍珠囊袋里取出珍珠的方式,该方式一只河蚌只能培育一次珍珠,其资源利用率只有一次,故可能出现拿的样本没有珍珠,比较盲目,会对珍珠蚌产生损失,同时目前没有不清楚珍蚌内珍珠情况,直接采取撬开珍蚌会对珍珠产生误杀,浪费资源不人性化,故需要一个自动化方式查看珍蚌成长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X射线查看珍蚌内珍珠状态的检测器。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基于X射线查看珍蚌内珍珠状态的检测器,包括检测处理器、X射线源、检测台、PC计算机,检测处理器包括用于接收穿过待检测珍蚌样品X射线激光束的接收器以及用于处理并显示待检测珍蚌样品图像的图像处理显示器,PC计算机与图像处理显示器连接,X射线源用于发射X射线激光束,图像处理显示器与接收器连接,X射线激光束穿透过检测台,在检测台上至少有一个聚光凸部,聚光凸部由光敏材料制成,聚光凸部具有边缘以及半圆环状凸起,检测台上具有通孔,边缘伸入通孔中且位于通孔内壁厚度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上,边缘倾斜30-60°延伸至半圆环状凸起边端与其连接,边缘贴近半圆环状凸起边端具有向半圆环状凸起中部靠拢的椭圆区,在边缘外侧具有把X射线激光束聚至椭圆区的反射区,检测台上具有检测珍珠高度大小的形状检测器,形状检测器包括两个侧安装架以及安装在侧安装架上的两CCD相机,两CCD相机以待检测珍蚌样品为中心对称置于检测台斜上方。
进一步的,接收器包括把X射线激光束转变为可见光能的闪烁晶体、将可见光能转换为电流信号的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数据采集系统,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与数据采集系统之间连接有ADC模数变换器,电流信号经ADC模数变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给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与图像处理显示器连接。
进一步的,两侧安装架上设有用于调节CCD相机角度的角度调节器。
进一步的,角度调节器包括连接在侧安装架上的底板、用于安装CCD相机的安装板以及侧板,安装板与底板之间具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端部具有调节座,调节座与安装板之间通过铰接连接,侧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底板上,侧板上具有弧状调节槽,安装板侧边具有调节杆,调节杆置于弧状调节槽中具有伸出端,伸出端外表端具有供螺母配合的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4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