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水电极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4314.5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2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向华 |
主分类号: | C25B11/02 | 分类号: | C25B11/02;C25B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宛文鸣,王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水电 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水电极板。
背景技术
电解水是指在与水接触的瞬间,形成数万对电极,对水产生电解作用,使水中的氢离子形成氢气溢出水面,并产生氢氧根离子,使水变成弱碱性,PH值在7.5~9.5之间,具有极好的中和人体酸毒的能力,由于活性氢的存在,使水形成高达-250mv的负电位,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可清除人体多余自由基,同时由于微电解、远红外及磁场的作用,使大分子团的水的分子链断裂,水分子的结构重新排列组合,形成充满活力的5~7个水分子的小分子团的六角水,这种状态的水分子排列整齐、内聚力强,分子间的吸附力小、表面张力小,是最接近人体细胞的水。
本案结合实际情况指出,在众多待解决问题以及具有可拓展技术环节中,现有电解水电极板生产加工制作工艺较多且较繁杂,其加工生产成本也比较高,例如,传统的平面型电极板,因受电极板平面与电解水的接触面比较小,无法达到较好电解水效果。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有效创新。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节省制作工艺、可视瓶口口径大小来设定管状电极板的高度、方便安装、使用不受限制的电解水电极板,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解水电极板,由外层极板、内层极板以及内层极板导电柱组成,所述外层极板与内层极板均为成型管材通过截面切割成所需的圆柱形管体,每个管体侧壁焊接对应的导电柱,每个管体形状相同。
相应地,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外层极板与内层极板之间的距离为2-10mm之间的任意数值,外层极板或内层极板的高度为10-150mm之间的任意数值。
每个管体均为空心结构;
所述管体视口径大小来设定管状电极板的高度。
所述外层极板由底面开口的空心圆柱体组成并且内层极板由形状相同的对应的空心圆柱体组成;或者,内层极板由空心圆柱体组成并且外层极板由形状相同的对应的空心圆柱体组成。
一种方形电解水电极板,由方形外极板、方形内极板以及各自的极板导电柱组成,所述方形外极板与方形内极板均由上下两底面开口的长方体形状的管体组成,每个管体侧壁焊接对应的导电柱。
一种多边形电解水电极板,由多边形外极板、多边形内极板以及各自的极板导电柱组成,所述多边形外极板与多边形内极板均由上下两底面开口的多面体形状的管体组成,每个管体侧壁焊接对应的导电柱,从而形成外层极板导电柱与内层极板导电柱。
本发明所述的电解水电极板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成型管材,通过截面切割所需管柱体长度,在管体侧壁焊接导电连接柱即可,与传统的电极板相比可很大的节省制作工艺;
(2)可根据应用口径大小来设定管状电极板的高度,从而解决传统平面电极板因瓶口管径小而不能方便安装且使用限制的问题;
(3)该结构不受电极板平面与电解水的接触面的影响,可实现达到较佳的电解水效果;
(4)有利于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进行电极板形状的变换。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解水电极板的圆管状结构示意图1;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解水电极板的圆管状结构示意图2;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解水电极板的圆管状结构示意图3;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解水电极板的方形结构示意图1;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解水电极板的方形结构示意图2;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解水电极板的方形结构示意图3;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解水电极板的多变形结构示意图1;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解水电极板的多变形结构示意图2;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解水电极板的多变形结构示意图3。
图中:
1、外层极板;2、内层极板;3、外层极板导电柱;4、内层极板导电柱;
11、方形外极板;22、方形内极板;
111、多变形外极板;222、多变形内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向华,未经李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43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O的转化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冷库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