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5844.1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2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棕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7 | 代理人: | 魏忠晖 |
地址: | 5300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房屋墙面的混凝土。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简称为“砼”,通常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所得。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现有的混凝土材料普遍存在抗冲击性能差,透气性差、气味难闻,无法满足某些特殊建设领域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综合性能好的混凝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各组分:水泥40-57份、磷石膏8-12份、粗沙18-23份、细沙8-13份、凝胶材料10-13份、硅藻泥1-3份、聚丙烯纤维5-8份、玻璃纤维4-7份、骨粉5-7份、苔蓟6-9份、废旧聚苯乙烯泡沫颗粒2-4份、水500-600份。
所述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是:将各组分混合后以200-350r/min的速度搅拌5-10分钟,即得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的各组分按重量份计算为:水泥40份、磷石膏8份、粗沙20份、细沙8份、凝胶材料10份、硅藻泥2份、聚丙烯纤维6份、玻璃纤维4份、骨粉5份、苔蓟6份、废旧聚苯乙烯泡沫颗粒2份、水500份。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的各组分按重量份计算为:水泥57份、磷石膏12份、粗沙23份、细沙13份、凝胶材料13份、硅藻泥3份、聚丙烯纤维8份、玻璃纤维4份、骨粉6份、苔蓟7份、废旧聚苯乙烯泡沫颗粒4份、水600份。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的各组分按重量份计算为:水泥45份、磷石膏9份、粗沙18份、细沙9份、凝胶材料11份、硅藻泥1份、聚丙烯纤维5份、玻璃纤维5份、骨粉6份、苔蓟6份、废旧聚苯乙烯泡沫颗粒3份、水55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原料中添加磷石膏,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苔蓟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透气性;硅藻泥可以杀菌除臭。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下列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本发明混凝土的各组分按重量份计算为:水泥40份、磷石膏8份、粗沙20份、细沙8份、凝胶材料10份、硅藻泥2份、聚丙烯纤维6份、玻璃纤维4份、骨粉5份、苔蓟6份、废旧聚苯乙烯泡沫颗粒2份、水500份。
所述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是:将各组分混合后以200r/min的速度搅拌10分钟,即得混凝土。
实施例2
本发明混凝土的各组分按重量份计算为:水泥57份、磷石膏12份、粗沙23份、细沙13份、凝胶材料13份、硅藻泥3份、聚丙烯纤维8份、玻璃纤维4份、骨粉6份、苔蓟7份、废旧聚苯乙烯泡沫颗粒4份、水600份。
所述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是:将各组分混合后以280r/min的速度搅拌5分钟,即得混凝土。
实施例3
本发明混凝土的各组分按重量份计算为:水泥45份、磷石膏9份、粗沙18份、细沙9份、凝胶材料11份、硅藻泥1份、聚丙烯纤维5份、玻璃纤维5份、骨粉6份、苔蓟6份、废旧聚苯乙烯泡沫颗粒3份、水550份。
所述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是:将各组分混合后以350r/min的速度搅拌7分钟,即得混凝土。
本发明与不添加磷石膏、硅藻泥和苔蓟的产品对比测试如下: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棕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棕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5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