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量拧筋槭种子夹裂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16664.5 申请日: 2017-03-25
公开(公告)号: CN106856722B 公开(公告)日: 2020-11-20
发明(设计)人: 林士杰;张忠辉;赵珊珊;朱红波;于海媛;赵丹;张大伟;付世萃;王君;包广道;李杰玲;卞大伟;李娟;王梓默;杨雨春;勾天兵;姚旭东;刘新荣;杨帆;韩姣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C1/00 分类号: A01C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30033 ***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量 拧筋槭 种子 装置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量拧筋槭种子夹裂装置,它包含底座(1),该底座(1)上设置有一个定位杆(19),所述定位杆(19)的上端与安装在加压盒(2)底部的第一耳座(3)转动连接配合,所述加压盒(2)的内部设置有一块与其间隙滑动配合的加压板(4),该加压板(4)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定位轴(5),所述加压盒(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定位轴(5)间隙滑动配合的第一定位滑槽(6),所述加压盒(2)底部的一侧开设有供种盘(7)间隙插入的插槽(8)。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通过手动加压的方式一次夹裂多个拧筋槭种子,大大的方便了日常的实验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种子的加工设备相关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大量拧筋槭种子夹裂装置。

背景技术

拧筋槭(Acer triflorum Kom)又名三花槭、伞花槭,东北地区俗名拧筋子。属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槭树科(Aceraeeae)槭树属(Acer Linn.)植物。小乔木,最高仅达10米;树皮褐色,常成片状剥落。叶为三出复叶,对生,小叶长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稀长圆状倒卵形,长7~9cm,宽5~7cm。花杂性异株,常由3花组成的伞房花序,生于短枝上,连总花梗长2cm,密被疏柔毛;花梗长约1~1.2cm,疏生褐色柔毛。翅果宽大,长4~4.5cm,带黄褐色,目前拧筋槭种子在播种以后往往存在成活率底,出芽率前后不一致的问题,其主要的原因是拧筋槭种子在播种后存在休眠的问题,种子休眠与种子果皮、种皮透水透气差,机械障碍有关。Lipe等(1966)早在60年代就发现,桃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果皮木质化引起的机械阻力。慕小倩等(2011)研究指出,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L.)种子透水透气性差,种皮障碍是限制种子萌发的首要因素。王艳华等(2005)研究发现,限制大山樱(Prunussargentii.)种子萌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种子表皮层由3~4层薄壁细胞组成,细胞壁上还有增厚的石细胞,而导致种壳过硬。沙葱(Allium mongolicum)种子种皮、种孔组成结构都是厚壁细胞,强角质化,结构非常致密,即使种子吸水后也具有较强的机械障碍,导致胚芽无法顺利萌发王晓娟等(2011)。陈昕等(2011)通过对黄山花楸(Sorbusamabilis)种子层积过程中种子超微结构观察提出,层积90d时,种皮可完全解除机械障碍,同时将子叶细胞物质完全降解。郭学民等(2006)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合欢种子结构指出,合欢(Albiziajulibrissin Durazz)种皮存在角质层、厚壁的栅栏层以及骨状石细胞层而引起种皮透性差。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L.)种子外部由半纤维素和胶质类构成的角质层,内部是排列紧密的栅状细胞,并有钙盐沉积,内外形成严密的保护膜,阻碍了水分的进入Desouza,F.H.D.等(2001)。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种子种皮结构复杂,外种皮表面角质化,中种皮木栓质,内种皮木质而坚硬,这种复杂结构影响了种子内与外的水分、气体交换,但这并不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但这种结构却给胚的生长造成严重的机械障碍杨万霞等(2005)。Vanston(Vanston,1982)解剖美洲椴(Tilia Americana)发现,其种皮蜡质,表层细胞紧密排列,这种结构严重影响了胚与外界的水分、气体交换,在以上启示之下,申请人在进行拧筋槭种子休眠实验时利用老虎钳夹裂,不仅非常的麻烦,且整体的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量拧筋槭种子夹裂装置,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底座1,该底座1上设置有一个定位杆19,所述定位杆19的上端与安装在加压盒2底部的第一耳座3转动连接配合,所述加压盒2的内部设置有一块与其间隙滑动配合的加压板4,该加压板4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定位轴5,所述加压盒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定位轴5间隙滑动配合的第一定位滑槽6,所述加压盒2底部的一侧开设有供种盘7间隙插入的插槽8,所述定位轴5的端部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驱动连杆9,所述驱动连杆9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底座1上的第二耳座10转动连接配合,所述的定位轴5截面为正方形结构,其下底面处安装有复位弹簧11,该复位弹簧11的另一端顶在第一定位滑槽6的底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6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