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相碎屑岩水平井隔夹层测井解释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6841.X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余义常;徐怀民;阳建平;高兴军;陈海莲;宁超众;韩如冰;雷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汤在彦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相 碎屑岩 水平 夹层 测井 解释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海相碎屑岩水平井隔夹层测井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研究区域海相碎屑岩岩心数据确定海相碎屑岩直井隔夹层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直井隔夹层对应的岩性特征;
获取研究区域岩心井的各类型的直井隔夹层的直井测井响应特征值,根据岩心刻度测井方法确定不同类型的直井隔夹层的直井测井响应下限标准;
获取研究区域水平井的自然伽马曲线和声波时差曲线,结合研究区域的直井地层划分结果,确定研究区域水平井井眼轨迹在海相碎屑岩油藏中的位置;
根据研究区域水平井的自然伽马曲线和声波时差曲线的响应异常,各类型的直井隔夹层的直井测井响应特征值,以及不同类型的直井隔夹层的直井测井响应下限标准,确定海相碎屑岩水平井隔夹层的类型及各类型水平井隔夹层的范围;
获取研究区域水平井的电阻率曲线数据,并将电阻率曲线的探测范围确定在水平井井眼轨迹的两侧,并根据水平井隔夹层深电阻率与油层电阻率的相对变化量,和水平井隔夹层浅电阻率与油层电阻率的相对变化量识别水平井隔夹层的空间位置;
所述的海相碎屑岩水平井隔夹层测井解释方法,还包括:
根据不同类型水平井隔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读取在水平井井眼位置发育的各类型的水平井隔夹层的测井响应值;所述在水平井井眼位置发育的各类型的水平井隔夹层的测井响应值包括水平井隔夹层的自然伽马值和声波时差值;
绘制水平井隔夹层的自然伽马值和声波时差值的交会图,确定不同类型水平井隔夹层的测井响应下限标准;
以水平井隔夹层浅电阻率的探测深度为水平井隔夹层位置识别的界限值,建立不同位置的水平井隔夹层深电阻率与油层电阻率的相对变化量和水平井隔夹层浅电阻率与油层电阻率的相对变化量的交会图;
将水平井隔夹层的自然伽马值和声波时差值的交会图,以及不同位置的水平井隔夹层深电阻率与油层电阻率的相对变化量和水平井隔夹层浅电阻率与油层电阻率的相对变化量的交会图,作为水平井隔夹层解释图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相碎屑岩水平井隔夹层测井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研究区域海相碎屑岩岩心数据确定海相碎屑岩直井隔夹层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直井隔夹层对应的岩性特征,包括:
根据研究区域海相碎屑岩岩心滴盐酸的反应数据,确定海相碎屑岩直井隔夹层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直井隔夹层对应的岩性特征;其中,海相碎屑岩直井隔夹层的类型包括:泥质隔夹层、钙质隔夹层和钙泥质隔夹层;所述各类型的直井隔夹层对应的岩性特征包括:泥质隔夹层中的灰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和泥质细砂岩,钙质隔夹层中的灰白色钙质粉砂岩和钙质细砂岩,钙泥质隔夹层中的受钙质胶结的泥岩和含泥粉砂岩及细砂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相碎屑岩水平井隔夹层测井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研究区域岩心井的各类型的直井隔夹层的直井测井响应特征值,根据岩心刻度测井方法确定不同类型的直井隔夹层的直井测井响应下限标准,包括:
获取研究区域岩心井的各类型的直井隔夹层的自然伽马、声波时差以及地层电阻率的测井响应特征值;
根据岩心刻度测井方法,绘制各类型的直井隔夹层的自然伽马、声波时差以及地层电阻率的测井响应特征值的多组交会图,并确定不同类型的直井隔夹层的直井测井响应下限标准;所述不同类型的直井隔夹层的直井测井响应下限标准包括:各类型的直井隔夹层对应的自然伽马、声波时差以及地层电阻率的取值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相碎屑岩水平井隔夹层测井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研究区域水平井的自然伽马曲线和声波时差曲线,结合研究区域的直井地层划分结果,确定研究区域水平井井眼轨迹在海相碎屑岩油藏中的位置,包括:
获取研究区域水平井的自然伽马曲线和声波时差曲线;
确定研究区域水平井的自然伽马曲线和声波时差曲线在上覆地层与海相碎屑岩之间的界面的突变点;
根据所述突变点确定研究区域水平井进入和穿出海相碎屑岩的位置点,结合研究区域的直井地层划分结果,确定研究区域水平井井眼轨迹在海相碎屑岩油藏中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684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