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气的生物脱硫装置和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7498.0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0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其松;徐波;何金龙;常宏岗;孙茹;黄韵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脱硫装置 还原反应 厌氧 硫化氢吸收单元 沉淀单元 再生反应 好氧 天然气 生物脱硫过程 硫酸盐废液 单元连接 生物脱硫 依次串联 废液 回用 外排 | ||
1.一种天然气的生物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串联的硫化氢吸收单元(1)、好氧再生反应单元(2)、沉淀单元(3)和厌氧还原反应单元(4);
所述好氧再生反应单元(2)还与所述厌氧还原反应单元(4)连接;
所述沉淀单元(3)还与所述硫化氢吸收单元(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氢吸收单元(1)为吸收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再生反应单元(2)选自单级环流反应器、多级环流反应器和鼓泡塔中的一个或多个串联组合;所述好氧再生反应单元(2)中的与所述硫化氢吸收单元(1)连接的反应器与所述厌氧还原反应单元(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还原反应单元(4)选自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升流式厌氧反应器、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和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中的一个或多个串联组合;所述厌氧还原反应单元(4)中的最后一个反应器与所述好氧再生反应单元(2)中的与所述硫化氢吸收单元(1)连接的反应器连接。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生物脱硫装置进行生物脱硫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天然气与所述硫化氢吸收单元(1)中的脱硫溶液接触反应,得到脱除硫化氢的净化气和含有硫化物和硫氢化物的脱硫富液;
2)、将所述脱硫富液输送至所述好氧再生反应单元(2)中,在脱硫微生物的作用下,所述脱硫富液中的硫化物和硫氢化物转化为单质硫和硫酸盐,所述脱硫富液再生为生物脱硫贫液;所述生物脱硫贫液中的硫酸盐的浓度为20000-50000mg/L,总盐浓度为80000-140000mg/L;
3)、将所述单质硫和所述生物脱硫贫液输送至所述沉淀单元(3)中沉淀,单质硫聚集沉淀形成硫浆从所述沉淀单元(3)中排出,上清液中的一部分输送至所述硫化氢吸收单元(1),另一部分输送至所述厌氧还原反应单元(4);
4)、在厌氧还原反应单元(4)中的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输送进来的上清液中的硫酸盐被还原为负二价硫化物,得到含有负二价硫化物的混合液;
5)、将部分所述混合液输送至所述好氧再生反应单元(2)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脱硫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气的潜硫量为0.1-10吨/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脱硫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再生反应单元(2)中的液体的电导率为60ms/c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脱硫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富液在所述好氧再生反应单元(2)中的停留时间为4-8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脱硫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微生物为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sp.TYY-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242。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脱硫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还原反应单元中的所述上清液的pH值为7-8.5;电导率为50-80ms/cm。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脱硫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清液在所述厌氧还原反应单元(4)中的停留时间为4-8小时。
12.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生物脱硫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清液中的一部分输送至所述硫化氢吸收单元(1)的量为所述上清液的总体积的60%-80%;所述上清液中的另一部分输送至所述厌氧还原反应单元(4)的量为所述上清液的总体积的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74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