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的塑料震源药柱外壳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8292.X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红;张秀云;甘颖;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67/02;C08K3/34;C08K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莫文新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降解塑料 震源药柱 可降解 膨润土 塑料 着色剂 断裂伸长率 耐冲击性能 快速降解 湿润环境 吸水性 增容剂 增塑剂 重量份 共混 降解 拉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的塑料震源药柱外壳,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可降解塑料90‑110份、膨润土5‑50份、增塑剂0‑5份、增容剂0‑5份、着色剂0‑1份。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的塑料震源药柱外壳,采用膨润土与可降解塑料共混,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且耐冲击性能好;借助膨润土的吸水性,获得可降解塑料在降解时所需的湿润环境,达到快速降解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塑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可降解的塑料震源药柱外壳。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普通塑料在自然环境下几百年都很难分解,是一种对环境会造成极大破坏的物质。塑料废品在土壤中的累积会阻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农业发展。近年来,用于合成可降解塑料的天然的或人工的高分子材料正在蓬勃发展,正因为可降解塑料具备优秀的性能,已经迅速成为制备可完全降解的工程塑料的主角。然而,可完全降解的塑料仍然需要较长的降解时间,如果能够通过简单易行的方法,提供一种快速降解的方法,则能够有效推进可降解塑料的应用。
震源药柱是一种地质勘探的波源材料,其内置炸药,外壳为普通塑料,其埋藏地下的深浅不定。通常震源药柱塑料壳是普通的聚氯乙烯、聚乙烯等材料,当震源药柱爆破之后,剩余的塑料残片因长期不能分解而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432426.0)表述了一种可降解塑料震源药柱外壳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在生物降解的塑料中添加了几种组分,其中一种组分是提高生物塑料的抗水性,以提高生物塑料的力学强度,但没有考虑生物降解塑料的可降解性的前提是水分和生物菌。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无机物复合的可降解塑料震源药柱外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环保塑料材料存在吸水性弱,耐氧化性强,分解速率慢等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降解的塑料震源药柱外壳,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可降解塑料90-110份、膨润土5-50份。
优选的,所述可降解塑料为微生物合成型降解塑料或化学合成型降解塑料。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合成型降解塑料为聚β-羟丁酸,所述化学合成型降解塑料为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膨润土的粒度为100-300目,优选150-250目。
优选的,还包括增塑剂0-5份、增容剂0-5份、着色剂0-1份。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二元醇、丙三醇,所述增容剂为长链硅氧烷类。
优选的,所述二元醇为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所述长链硅氧烷类为辛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基硅烷二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
一种可降解的塑料震源药柱外壳的制备方法,所述可降解的震源药柱外壳由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或造粒。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挤出机挤出时进料温度是110-115℃,中段温度是115-120℃,出料温度是120-125℃;可以注塑成型或吹塑成型。
本发明所采用的着色剂为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化学合成类着色剂的一种。
可降解的塑料主要有三类,一是聚羟基烷基酯类,诸如PHA与PHB等微生物合成的降解塑料,PHA是聚羟基烷基酯一类统称,PHB是β-羟丁酸;二是聚酯类化学合成降解塑料,诸如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聚丁二醇与丁二酸的缩聚物(PBS)、三是天然高分子共混降解塑料。
由以上这些可降解的塑料所制得的震源药柱外壳,需要接触水体等特定微生物条件下才发生降解,在正常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性能非常稳定。为了促进可降解塑料的快速分解,在塑料制品中需要共混可吸水的物质,从而获得促进降解的外在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82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生物分解的薄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