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步法快速构建扩增子文库的引物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8530.7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阎海;王思振;焦宇辰;徐大勇;郑乔松;师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40B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田昕;叶立涛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步法 快速 构建 扩增 文库 引物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步法快速构建扩增子文库的引物组合,其包括:根据目标扩增子设计的上游融合引物,所述上游融合引物包括第一接头序列和根据目标扩增子设计的特异性上游引物序列;根据目标扩增子设计的下游融合引物,所述下游融合引物包括第二接头序列和根据目标扩增子设计的特异性下游引物序列;上游通用引物,所述上游通用引物包括第三接头序列、barcode序列和第一接头序列;和下游通用引物,所述下游通用引物包括通用序列和第二接头序列。运用该融合引物组合可以简便、快速的经1步构建扩增子文库,且由于在PCR起始前就引入barcode,使得样本及文库间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步法快速构建扩增子文库的引物组合。
背景技术
下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由于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度自动化等特性,近年来在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治疗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NGS技术能实现多基因平行检测,比传统检测方法节省样本,且灵敏度更高,能更真实还原肿瘤变异全景。但LifeNGS平台中传统的构建扩增子文库的方法步骤繁琐,需要经过PCR扩增、消化、加接头、纯化等步骤,需要花费约5h;并且由于多步骤操作中需要开盖,因此文库易被污染,文库损失率高;另外在传统的构建扩增子文库的方法中,单个样品建立文库的成本较高,为200-1000元/例。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步法快速构建扩增子文库的引物组合。运用该引物组合可以简便、快速的经1步PCR构建扩增子文库,且由于在PCR起始前就引入barcode,使得样本及文库间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并能简化实验场地分区的要求,该引物组合还能将单个样品建立文库的成本控制在30元/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构建DNA样品的扩增子文库的引物组合,包括:
根据目标扩增子设计的上游融合引物,所述上游融合引物包括按照5’到3’的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接头序列(Bridge序列)和根据目标扩增子设计的特异性上游引物序列;
根据目标扩增子设计的下游融合引物,所述下游融合引物包括按照5’到3’的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二接头序列(trP1序列)和根据目标扩增子设计的特异性下游引物序列;
上游通用引物,所述上游通用引物包括按照5’到3’的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接头序列(A序列)、barcode序列和第一接头序列;和
下游通用引物,所述下游通用引物包括按照5’到3’的方向依次排列的通用序列(Uni序列)和第二接头序列。
上述用于构建DNA样品的扩增子文库的引物组合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头序列包括SEQ ID:1序列,SEQ ID:1序列的核苷酸序列为GGCATACGTCCTCGTCTA。
上述用于构建DNA样品的扩增子文库的引物组合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头序列包括SEQ ID:2序列,SEQ ID:2序列的核苷酸序列为TCTATGGGCAGTCGGTGAT。
上述用于构建DNA样品的扩增子文库的引物组合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接头序列包括SEQ ID:3序列,SEQ ID:3序列的核苷酸序列为CCATCTCATCCCTGCGTGTCTCCGACTCAG。
上述用于构建DNA样品的扩增子文库的引物组合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用序列包括SEQ ID:4序列,SEQ ID:4序列的核苷酸序列为CCACTACGCCTCCGCTTTCCT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8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