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控制装置、纳米注塑模具及工件的纳米注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8660.0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9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赖纪峰;陈文良;李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8 | 分类号: | B29C45/78;B29C45/73;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刘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控制 装置 纳米 注塑 模具 工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注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度控制装置、纳米注塑模具及工件的纳米注塑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纳米注塑的加工中,需要对注塑件进行快速加热至预定温度,例如,陶瓷手机壳的纳米注塑的过程中,对注塑件先进行T处理,然后对注塑件进行预热一定时间,再放入注塑模具中进行注塑。
目前模具中现有的温度控制装置为单个加热板,在对模仁进行加热时,由于单层加热板的两面均进行温度传导,使得模仁的加热速度明显降低,且加热板的热量容易从两面流失,模仁的受热面积不均匀,使得待加工的陶瓷手机壳再次加热时受热不均匀;加热到较高温度时,热量流失现象更为明显,且温差较大,预热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预热效果好且预热效率高的温度控制装置、纳米注塑模具及工件的纳米注塑方法。
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应用于注塑模具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上方,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将其热量传导至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将热量传导至待加热的模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层加热板和第一发热件,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第二层加热板和第二发热件,所述第一层加热板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层加热板设置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发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发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基板,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层加热板顶部外露于所述基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加热板及第二层加热板均采用塑胶模具钢材质S136,所述第一发热件和第二发热件均为电阻发热元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阻发热元件具有多个折弯,所述多个折弯根据待加热的工件的形状布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测量元件、第二温度测量元件及温度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测量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以采集所述第一发热件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测量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以采集所述第二发热件的温度,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发热件、第二发热件、第一温度测量元件及第二温度测量元件电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温度测量元件及第二温度测量元件采集的温度数据并在温度达到预设值时使对应的发热件的温度保持在所述预设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发热件的发热温度等于所述第二发热件的发热温度。
一种纳米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设置于模具本体内的模仁,及上述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层加热板连接于所述模仁的正下方。
一种工件的纳米注塑方法,所述工件为金属件且形成有纳米孔,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纳米注塑模具进行注塑,将工件放置于模仁中,通过所述温度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发热件的温度保持在第一预定值,所述第一预定值的范围为170℃至180℃,预热时间为20秒至30秒,以对放置在所述模仁中的工件进行加热及温度控制。
一种工件的纳米注塑方法,所述工件为陶瓷件或玻璃件且形成有纳米孔,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纳米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注塑前通过所述温度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发热件的温度保持在第二预定值,以对放置于所述模仁中的工件进行加热及温度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放置于所述模仁中的陶瓷件或玻璃件的预热时间为5秒至10秒,所述第二预定值的范围为160℃至180℃。
上述温度控制装置,采用双层加热结构,在对模仁的加热过程中,由于第二加热装置的热传导,使得第一加热装置与第二加热装置相对的一面在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不易流失,因此,第一加热装置与模仁相对的一面所传导的热量更为稳定,使得放入模仁中再次加热的待注塑工件受热更为均匀,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得模仁的温度达到可以注塑成型的要求,有效缩短了注塑成型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温度控制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温度控制装置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纳米注塑模具的部分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86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