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连杆涨断法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8956.2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3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民;牟广文;王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内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陈子英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盖 连杆体 发动机连杆 立式机架 连杆毛坯 大头孔 对合面 下楔 形件 啮合 连杆涨断装置 连接定位 切削加工 上下移动 生产工序 推力机构 相向移动 制造成本 挤压力 上机头 下机头 楔形件 涨断面 工作台 圆孔 加工 保证 | ||
1.一种发动机连杆涨断法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连杆毛坯上加工出的大头孔为圆孔,通过涨断方式将加工有大头孔的连杆毛坯分离为连杆体和连杆盖两部分,连杆体和连杆盖的对合面为未经切削加工的涨断面,依靠连杆体和连杆盖的对合面之间的相互啮合实现连杆体和连杆盖之间的连接定位,采用连杆涨断装置实现所述的通过涨断方式将加工有大头孔的连杆毛坯分离为连杆体和连杆盖两部分,所述连杆涨断装置包括立式机架和安装在所述立式机架上的工作台,还包括上机头和下机头,所述上机头和下机头分别以允许其上下移动的活动连接方式安装在所述立式机架的立柱上,并分别设有能够带动其上下移动的上行走机构和下行走机构,所述上机头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下机头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连杆定位装置,所述上机头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上楔形件以及能够推动所述上楔形件向下移动的上涨断推力机构,所述下机头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下楔形件以及能够推动所述下楔形件向上移动的下涨断推力机构,所述上楔形件的尖端朝下,位于所述下楔形件的上方,所述下楔形件的尖端朝上,所述上、下楔形件的横截面均呈矩形,所述上楔形件和下楔形件之间相对的侧面为相互平行的斜平面,其他侧面均为垂直平面,将待涨断的连杆固定在工作台上,将两个配套的涨断瓦置于大头孔中并分别贴在大头孔分别对应于连杆盖和连杆体的内壁上,移动上、下机头使上、下楔形件插入两涨断瓦之间由涨断瓦内侧矩形槽对合中的矩形空间中并使上、下楔形件、涨断瓦和大头孔内壁依次分别贴近或贴紧,通过上、下涨断推力机构推动上、下楔形件上下相向移动,通过楔形件的挤压力将连杆涨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连杆毛坯上加工大头孔的方式为在连杆毛坯上连续切削出圆形的大头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体和连杆盖之间采用螺栓紧固,在连杆体和连杆盖上加工出相互对应的螺栓孔,所述连杆盖上的螺栓孔为不设螺纹的通孔,所述连杆体上的螺栓孔为设有内螺纹的盲孔,所述连杆盖上加工出位于螺栓孔端口处的螺钉面,所述连杆体上没有螺钉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和所述螺栓上均不设用于连杆体和连杆盖连接定位的定位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用材料为C70S6BY高碳微合金非调质钢。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涨断之前,先在大头孔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加工出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涨断引导槽,涨断时沿涨断引导槽形成断裂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涨断引导槽为相对于断裂面设计平面镜像对称且横断面呈楔形的楔形槽或横断面呈矩形的矩形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涨断引导槽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加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涨断前向连杆毛坯上对应于连杆盖的部分施以朝向连杆体部分的左右对称的背压,背压力与涨断力的大小比例关系为1:3-1:4,涨断过程中和/或涨断后向涨断缝隙吹风,吹走断裂产生的金属粉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连杆毛坯涨断的涨开速度不小于100m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内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北内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89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提醒安全鞋
- 下一篇:一种加工中心自动断屑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