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扇翼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9834.5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7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戴翎;张振华;王磊;高磊;周青华;覃春华;李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00 | 分类号: | B64C3/00;B64C3/36;B64C3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扇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扇翼飞行器因其独特的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受到了美国、英国、伊朗、以色列等国家的相关研究机构的关注。在美国NASA、英国SMART等机构的资助下,英国的Imperial College、Kingston University、FanWing公司、美国的Syracuse University、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Propulsive Wing公司、伊朗的Ir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研究机构开展了扇翼类飞行器的原理、构型、气动特性、结构优化等多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制造了原理样机。
我国对于扇翼类飞行器的研究还刚刚起步,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单位。对于扇翼类飞行器的研究大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中国空气动力研究院的牛中国、蒋甲利等研究了扇翼机的总体布局,以及转子转速、叶片偏角以及飞行速度对扇翼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影响。华东理工大学的邸南思通过运用CFD方法研究了扇翼翼型的非定常流动及静压分布情况,证明了扇翼80%升力来源于横流式风扇内部存在的偏心涡。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等也在扇翼飞行器领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并且已做出在机翼前端安置的扇翼无人机并成功试飞,但是其没有实现差速控制,且飞行效率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扇翼飞行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当前扇翼无人机的总体布局还不完善,无人机俯仰性能较差,容易发生大迎角失速;
2.对于扇翼的控制无法实现差动,无法完成复杂的动作,操作效率低;
3.机身结构复杂,增加了整机的重量;
4.飞行效率低,各种子结构布置不合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扇翼无人机,提升扇翼无人机的飞行效率和操控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扇翼无人机,包括机翼、横流风扇和整流板;横流风扇设置在机翼的后部且沿机翼展向布置,且左、右机翼上的横流风扇使用不同电机控制;整流板设置在横流风扇的上方,且受舵机控制,整流板用于调节横流风扇的气流流道的大小。
进一步的,在机翼的翼梢的端部设置有翼梢端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副翼,副翼位于机翼尾端;副翼受舵机控制,用于提供俯仰和滚转力矩。
进一步的,扇翼无人机整体可分为五部分:左翼梢端板、左边机翼部分、中间机身部分、右边机翼部分、右翼梢端板;其中:左边机翼部分和右边机翼部分由前至后依次分布的是:前整流罩、锂电池、风扇加整流板、副翼;中间机身部分由前至后依次分布的是有效载荷、通信装置、飞控装置、电机、舵机。
本发明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总体构型采用飞翼式布局,横流风扇布置在机翼的后部,采用翼梢端板来降低机翼展向绕流,极大地提高横流风扇工作的效率。由于横流风扇后置,飞机的升力中心后移,可以极大的保证扇翼机的俯仰稳定性。由于起降距离短,采用滑动式起降,翼梢端板作为支撑面,可节省安装起落架所带来的额外重量与阻力。横流风扇的旋转可以带来大量的气流,并且能通过整流板调整附面层,可以保证飞机能够在大迎角下不失速。
2、由于左右两机翼的横流风扇受不同的电机控制,控制通道不同,通过调节左右两风扇转速差来控制滚转与偏航,提高飞机的操纵效率;
3.机身机构简单。扇翼飞行器完全可以取消平尾、垂尾,只是简单通过调节副翼联动或者差动,控制俯仰与滚转,降低飞机的重量和结构复杂度。
4.飞行效率高。配合横流风扇上方可移动的整流板,可调节流道的大小。在起飞或低速平飞时,增大流道以吸入更多空气,可获得较大的升力增量。而在巡航阶段,可以缩小流道,降低阻力,使高低速性能兼备,提高飞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扇翼机的整体布局图;
图2是传统扇翼机飞行原理图;
图3是实施例扇翼机飞行原理图;
图4是GOE-383翼型图;
图5是后部加装了横流风扇的GOE-383翼型图;
图6是原始翼型与加装横流风扇翼型的二维压力分布的对比图。
图中编号:DB为翼梢端板,1为前整流罩,2为锂电池,3为风扇加整流板,301为横流风扇,302为整流板,4为副翼,5为有效载荷,6为通信装置,7为飞控装置,8为无刷电机,9为舵机,JL为左边机翼部分,JM为中间机身部分,JR为右边机翼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98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 下一篇:可实现温湿度检测的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