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接型插拔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9860.8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6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邱新娟;徐士康;陈永博;方贞泽;陈徐荣;刘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8 | 分类号: | H01R31/08;H01R13/04;H01R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丽恒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接型插拔电 连接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桥接型插拔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输出端组件、输入端组件及桥接组件;输出端组件包括第一绝缘固定体及多个插针;输入端组件包括第二绝缘固定体及多个插孔;桥接组件设置在输出端组件与输入端组件之间;所述桥接组件包括第三绝缘固定体、多个导电孔、连接孔、导电体及导电连接件,各所述导电孔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固定体内,且各所述导电孔分别与各所述插针对应设置,且至少部分导电孔与各所述插孔对应设置,所述导电体设置在相邻导电孔之间,所述导电体上开设有所述连接孔各所述连接孔,用于放置导电连接件,使得相邻的两个导电孔电连接,形成一对多或一对一的输入与输出,可减少接线端子的设置,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接型插拔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力自动化工程领域电气连接主要采用多芯电缆,为了实现送电侧至受电侧的快速、高效、可靠、美观电气连接,通常将送电侧电缆接入插拔电连接器N个芯数的插头,受电侧电缆接入插拔电连接器N个芯数的插座,插拔电连接器插头与插座的芯数相同且符合一一对应关系,当插拔电连接器的插头插入插座完成啮合后即可实现送电侧多芯电缆M根导线(M≤N)与受电侧多芯电缆M根导线顺序号一一对应的电气连接;反之,当插拔电连接器的插头从插座拔脱后送电侧多芯电缆M根导线与受电侧多芯电缆M根导线全部断开电气连接。
但在电气技术设计和应用时,经常遇到送电侧多芯电缆的M根导线向受电侧的(M+X)根导线供电(X>0),也就是说受电侧至少有(X+1)根导线需要并联,这样做的优点是减少送电侧多芯电缆X根导线,从而大大减低送电侧多芯电缆成本。有时,受电侧M根导线因设计功能也需要将其中若干根导线实现并联。在此情形下,现有技术的解决办法是将受电侧M根导线全部引出接入接线端子,通过在接线端子上对相应导线短接实现并联。这种做法需要安装大量接线端子作为受电侧辅助接线工具,必将耗费大量额外重复接线时间、因采购和安装接线端子额外增加工程概算和成本,同时由于安装接线端子占用大量受电侧物理空间。因此,如何减少接线端子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接型插拔电连接器,可减少接线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桥接型插拔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输出端组件、输入端组件及桥接组件;其中,
所述输出端组件包括第一绝缘固定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固定体内的多个插针;
所述输入端组件包括第二绝缘固定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固定体内的多个插孔;
所述桥接组件设置在所述输出端组件与所述输入端组件之间;所述桥接组件包括第三绝缘固定体、多个导电孔、连接孔、导电体及导电连接件,各所述导电孔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固定体内,且各所述导电孔分别与各所述插针对应设置,且至少部分导电孔与各所述插孔对应设置,使得通过所述部分导电孔的插针插入到对应插孔中;所述导电体设置在相邻导电孔之间,用于连接相邻的导电孔;所述导电体上开设有所述连接孔,各所述连接孔用于放置导电连接件,使得相邻的两个导电孔电连接,形成一对多或一对一的输入与输出。
可选的,所述桥接组件还包括:绝缘连接件,所述绝缘连接件与导电连接件分别设置不同的连接孔内。
可选的,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导电连接件为金属螺钉,所述绝缘连接件为绝缘螺钉。
可选的,所述输入端组件还包括容纳孔,与剩余部分导电孔对应设置,使得通过所述剩余部分导电孔的插针插入到对应的容纳孔中。
可选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壳体,所述输出端组件、输入端组件及桥接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9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