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酪酸梭菌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帕金森病制剂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3448.3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0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崔云龙;赵婀姿;李洪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742 | 分类号: | A61K35/742;A23L33/135;A23L2/52;A61P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酪酸 制备 预防 治疗 帕金森病 制剂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酪酸梭菌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帕金森病制剂中的应用,具体是用酪酸梭菌预防或治疗帕金森病,减少帕金森病症状。
背景技术
帕金森病(PD),即震颤麻痹,是目前中老年人中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为主症,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受累、认知功能下降等表现。该病起病缓慢,逐渐发展,初始症状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后期多发生严重的肌强直伴全身僵硬,最终导致卧床不起,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缩短生存寿命。现我国帕金森病患者人数约200万,预估每年我国新发病人数超过10万。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数目急剧增加,该病发病率随之上升。
帕金森病目前的治疗措施主要为药物治疗。目前西药治疗主要使用左旋多巴类制剂,被誉为PD药物治疗的“金标准”,但在服药2~5年后出现疗效减退、症状波动、以多动为特性的并发症。随着患者接受西药疗法时间的延长,其症状逐渐难以控制,甚至加重病情。中医的不足之处在于凭经验用药、无固定方剂及用量,且患者个体差异大,医者临床经验参差不齐,药材来源各异,使用局限,故难以产生很好的临床效果。
本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酪酸梭菌能够有效预防或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效果优于双歧杆菌,且未见相关研究报道,特申请此发明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预防或治疗帕金森病的制剂,该制剂由酪酸梭菌制成。
本发明的制剂的制备优选是通过下述步骤实施的,但不局限于此制备工艺,公知的能实现的制备工艺均可以:采取可能含酪酸梭菌的样品,然后将样品置于灭菌厌氧瓶内,吹入氮气同时充分混合,迅速从中取2克样品加入18mL灭菌的稀释液中,吹入氮气同时充分混匀,在无菌操作台内,进行10-1、10-2、10-3、10-4,10-5,10-6,10-7梯度稀释,取10-5,10-6,10-7三个稀释梯度,分别涂布于酪酸梭菌选择性单菌落分离固体培养基上,置于厌氧罐内,厌氧37℃下培养48小时,选择长势良好的单菌落分别接种于液体扩增培养基中,置于厌氧罐内,厌氧37℃下扩增培养48小时。将所得培养液离心(12000rpm)分离出菌体后,将菌体冷冻真空干燥,调制出干燥菌粉,然后进行菌种鉴定和毒性试验,将鉴定为酪酸梭菌的干燥菌粉按需要比例添加辅料制成片剂、胶囊、散剂、粉剂或液体制剂等各种剂型,也可加入其他活菌或低聚果糖等低聚糖起到协同作用。
酪酸梭菌选择性单菌落分离固体培养基优选但不局限于:纯化水1L,蛋白胨40.0g,Na2HPO4 5.0g,K2HPO4 1.0g,NaCl 2.0g,MgSO4 0.1g,葡萄糖2.0g,琼脂25.0g,调pH 7.6,116℃灭菌20分钟,待其冷至50℃左右,加入卵黄液50.0mL,加入终浓度为200μg/mL的硫酸多粘菌素B,加入终浓度200μg/mL的新霉素,充分混匀后,分注于平皿中。
酪酸梭菌液体扩增培养基优选但不局限于:纯化水1L,胰蛋白胨10.0g,牛肉浸膏10.0g,酵母浸膏3.0g,葡萄糖5.0g,NaCl 5.0g,可溶性淀粉1.0g,半胱氨酸盐酸盐0.5g,醋酸钠3.0g,琼脂0.5g,调pH 6.6-7.0,121℃,灭菌15分钟。
为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发明人利用上述方法通过酪酸梭菌选择性单菌落分离固体培养基分离鉴定出了无毒性的酪酸梭菌,本发明所述酪酸梭菌并不局限于为说明本发明所述的菌,只要无毒性的酪酸梭菌均是本发明所述,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所述酪酸梭菌优选但不限于酪酸梭菌DF96101保藏编号CGMCC 0313.1或丁酸梭菌QA-08保藏编号CGMCC 2303。
本发明实施说明中优选使用的酪酸梭菌的细菌学性质:
1、为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利用上述方法分离的酪酸梭菌为酪酸梭菌DF96101保藏编号CGMCC 0313.1或丁酸梭菌QA-08保藏编号CGMCC 2303。
2、菌落形态
显微镜观察:长3.0-6.0微米,宽0.6-1.2微米,直杆或梭状菌,革兰氏染色阳性,产芽孢,孢子欠端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3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快速分散机
- 下一篇:双组分防水涂料搅拌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