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数字图像信号的时钟重建处理方法及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4567.0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6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经国;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峰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峰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愉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6 | 代理人: | 林弘毅 |
地址: | 201820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频 数字图像信号 传输距离 时钟重建 抖动 铜缆 时钟倍频模块 时钟分频模块 长距离传输 内部软件 时钟倍频 时钟抖动 时钟图像 数据FIFO 数据对齐 相位保持 信号时钟 直接传输 倍频 传输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数字图像信号的时钟重建处理方法及模块。通过时钟分频模块,对经过长距离传输的抖动时钟进行分频;通过时钟倍频模块,将经过分频后的时钟倍频到与需传输的时钟一样的频率,并且相位保持一致;通过时钟与数据FIFO模块,将经过分频及倍频后的无抖动时钟与来自铜缆直接传输过来的数据对齐输出。本发明可以有效的降低传输距离增加导致的时钟抖动问题;无需修改硬件,内部软件处理,无任何成本增加;可以有效的提高时钟图像信号时钟的稳定性,从而增加铜缆传输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图像显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降低数字图像信号通过铜缆传输距离增加导致的时钟抖动的时钟重建处理方法以及相应的时钟重建处理模块。
背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泛使用各种数字图像显示器,尤其在安防监控领域,数字图像显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短距离数字图像传输都使用铜缆线传输,例如DP,HDMI,DVI,VGA等接口传输线都使用单根或多组铜缆。这些传输标准都有一个限制,当传输距离达到一定距离后,画面都会出现拖影,闪烁,噪点等问题。这些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数字图像经过长距离传输后,内部的时钟信号由于外界干扰,自身衰减等造成抖动,从而使画面不稳定,出现拖影,闪烁,噪点等问题。
如图1表示的就是传统的数字图像信号传输示意图。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通过铜缆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后再显示。一般传输距离下时钟的抖动幅度小,接收端能够稳定地接收到时钟和数据,从而可以稳定地显示数字图像信号。而当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距离增加到一定长度后,时钟信号接收到的外界干扰增多,以及自身信号长距离传输导致的信号衰减等因素就会导致时钟信号出现抖动幅度增加。接收端接收到的时钟信号由于抖动幅度大无法实时和数据信号对齐,就会导致数字图像信号的显示出现拖影,闪烁,噪点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数字图像信号的时钟重建处理方法及模块,目的在于降低传输距离增加导致的时钟抖动问题,保证数字图像的稳定显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首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数字图像信号的时钟重建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经过铜缆长距离传输的抖动时钟进行分频处理,降低时钟频率;
对经过分频处理后的时钟进行倍频处理,将时钟倍频到与需传输的时钟一样的频率,并且相位保持一致;
将经过分频处理及倍频处理后的无抖动时钟与来自铜缆直接传输过来的数据对齐输出。
其次,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数字图像信号的时钟重建处理模块,设置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包括时钟重建模块和时钟与数据FIFO模块,所述时钟重建模块又包括时钟分频模块和时钟倍频模块,其中:
所述时钟分频模块,其输入端连接来自所述发送端经过长距离铜缆传输的抖动时钟,其输出端连接所述时钟倍频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时钟分频模块用于接收经过长距离铜缆传输的抖动时钟,进行分频处理,降低时钟频率,并将分频处理后的时钟送至所述时钟倍频模块;
所述时钟倍频模块,其输入端连接所述时钟分频模块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时钟与数据FIFO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时钟倍频模块用于将经过所述时钟分频模块分频处理后的时钟倍频到与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时钟一样的频率,并且相位保持一致,然后将倍频处理后的时钟送至所述时钟与数据FIFO模块;
所述时钟与数据FIFO模块,其第一输入端连接来自所述发送端经过长距离铜缆直接传输过来的时钟和数据,其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时钟倍频模块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输出时钟和数据至所述接收端;所述时钟与数据FIFO模块用于接收来自铜缆直接传输过来的时钟和数据,同时接收经过所述时钟重建模块处理后的无抖动时钟,将无抖动的时钟与数据对齐输出。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时钟分频模块为分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峰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峰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峰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峰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4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