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快速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4961.4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8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浦相明;陈海健;卜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飞斯耐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091 | 分类号: | F16L37/091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2014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快速 管接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快速管接头,主要包括接头主体,接头主体上部为套于管道内的管状结构且外壁上设置有密封圈槽和内齿圈凹槽,内齿圈凹槽上部呈斜形;外壳体由上外壳体和下外壳体拼接而成,其中下外壳体为透明管状结构,外壳体为上部呈锥台形的圆形套管且上部内侧截面呈斜形;外壳体内靠着外壳体设置外齿圈,外齿圈上部外侧设置有外齿圈斜角,外齿圈内壁上设有斜向下的防滑齿;内齿圈凹槽内设置内齿圈,内齿圈上部内侧设置有内齿圈斜角。本发明的设计属于自锁紧结构,采用了管道内外双重锁紧的形式,且水压力在规定的范围内密封无漏水,水压越大管道锁的越紧;施工人员安装无需使用工具,安装过程省时省力;它是联接安装创新变革性的一项新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管道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快速管接头。
背景技术
水管快速接头可实现水管与管接头的快速连接,使用方便、快捷、省力,可以节省安装时间,加快安装速度,但是在安装快速的基础上,还要保证连接可靠,而设计优良的快速接头需要同时兼顾使用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快速管接头,能保证使用过程中既方便又可靠。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快速管接头,主要包括接头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整体为中空管状结构,接头主体下部设置螺旋接口,中部设置与外壳体的连接部,上部为套于管道内的管状结构且外壁上设置若干道密封圈槽和内齿圈凹槽,内齿圈凹槽上部呈斜形;外壳体由上外壳体和下外壳体在上下位置拼接而成,其中下外壳体为透明管状结构,下外壳体下部与接头主体连接,外壳体为上部呈锥台形的圆形套管且上部内侧截面呈斜形;外壳体内靠着外壳体设置外齿圈,外齿圈上部外侧设置有与外壳体呈锥台形的上部匹配的外齿圈斜角,外齿圈下部设置视窗孔,外齿圈内壁上设有斜向下的防滑齿;内齿圈凹槽内设置内齿圈,内齿圈由两个相同的半圆部分组成,内齿圈上部内侧设置有与内齿圈凹槽上部斜形匹配的内齿圈斜角,内齿圈下装设内齿圈衬套;内齿圈衬套由两个相同的半圆部分组成,内齿圈衬套分别与内齿圈下部、外齿圈下部卡扣式连接并可一起上下移动;内齿圈外壁上设有斜向下的防滑齿;密封圈槽内设置密封圈。
进一步的,上述的新型快速管接头,所述的外齿圈上部设有若干道竖向的外齿圈竖槽。
进一步的,上述的新型快速管接头,所述的内齿圈上部设有若干道竖向的内齿圈竖槽。
进一步的,上述的新型快速管接头,所述的上外壳体和下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呈阶梯状的拼接面。
使用时,将管道插入快速管接头内部,管道首先通过密封圈,保证管道和接头主体之间的密封性能。管道继续往里插入通过外齿圈和内齿圈,内齿圈和外齿圈受管道插入力的影响把管道咬紧。管道继续插入至接头主体肩部安装结束,可以透过透明的下外壳体再通过视窗孔确定安装是否合格,管道插入到底部的算合格,没插入到底部算不合格)。安装连接完成通水后,管道由于受到水压力的影响,管道会带动内齿圈和外齿圈往管道插入的反方向蠕动,外齿圈和内齿圈在受到设计好的斜角作用下把管道咬紧(外齿圈往里咬紧,内齿圈向外咬紧)。 管道和快速管接头安装完成后,如果施工人员需要把管道和快速管接头分离,安装工人只需要把管道或者快速管接头(取任意一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即可把管道和快速管接头拆卸分离,然后再重复使用安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快速管接头设计是属于自锁紧结构,采用了把管道内外双重锁紧的形式,且水压力在规定的数值范围内,水压越大管道锁的越紧。2.施工人员安装方便无需使用工具,安装过程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3. 快速管接头设计有视窗孔,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外面的视窗孔很直观的看到内部的管道安装是否合格,避免了漏水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接头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外齿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飞斯耐暖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飞斯耐暖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49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