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6571.0 | 申请日: | 2017-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1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娜;范一鹤;束双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1/30 | 分类号: | B05B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 射流 多功能 喷头 | ||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用于多高层建筑物屋顶外围及外墙立面,在低压、高压两级供水下,分别满足喷雾降霾除尘、外立面清洗或消防需求。它包括开有阀腔的喷头外壁,由控压活塞、控压弹簧、控压套筒组成的控压组件,由导流活塞、导流弹簧、导流套筒组成的导流组件。控压活塞内具有控压喷雾流道和控压射流流道,在导流活塞内具有导流喷雾流道;喷雾口与导流喷雾流道相通;旁通口与导流喷雾流道;在阀腔的侧壁上开有导流射流流道;当进入阀腔的水压力较小时,水仅经过控压喷雾流道进入导流喷雾流道,再经喷雾口喷出;当进入阀腔的水压力较大时,水经过控压喷雾流道和控压射流流道同时进入导流喷雾流道,并经旁通口、导流射流流道流出。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喷雾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城市高速发展,雾霾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必须考虑的污染灾害。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喷头的喷雾强度虽然很大,但多用于喷淋射流,喷出的水雾雾滴直径较大,对雾霾主要是PM2.5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并且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巨大的用水量,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情,往往因为其高度的原因无法得到及时的抑制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损失。
基于以上原因,本技术综合城市消防、喷头设计中的相关技术,开发了一种集喷雾喷淋于一身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有效满足喷雾降霾除尘、外立面清洗与消防需求。
发明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所述的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包括内部开有阀腔的喷头外壁1,沿着阀腔从进口到出口在阀腔内依次设置控压组件、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压组件包括控压活塞8、控压弹簧7和控压套筒6,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活塞2、导流弹簧5、导流套筒4和喷头撞针3;
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均设置在阀腔内;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分别相对于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可轴向移动;在控压活塞8与控压套筒6之间、在导流活塞2与导流套筒4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在常态时使得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远离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而靠近阀腔进口24的位置;
控压活塞8内具有控压喷雾流道11和控压射流流道19,在导流活塞2内具有导流喷雾流道13;在伸出阀腔出口的导流活塞2的端部开有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的喷雾口22,喷头撞针3在喷头外壁1的外侧与喷雾口22轴向相对;
在导流活塞2径向方向开有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的旁通口18;在阀腔的侧壁上开有导流射流流道14;
当进入阀腔的水压力较小时,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位于远离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而靠近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与导流喷雾流道13不相通,旁通口18与导流射流流道14相错开;水仅仅经过控压喷雾流道11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再经喷雾口22喷出;
当进入阀腔的水压力较大时,推动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轴向移动,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位于靠近控压套筒6、导流套筒4而远离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旁通口18与导流射流流道14在径向相对;水经过控压喷雾流道11和控压射流流道19同时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并经旁通口18、导流射流流道14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控压活塞8相对于控压套筒6不论移动到任何位置,控压喷雾流道11都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因此,当水从阀腔进口24进入阀腔,不论水的压力大小,水都经过控压喷雾流道11流入导流喷雾流道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6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