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声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7089.9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孟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管 消声器 端盖 阀门 排气背压 回转臂 拉杆 回转点 伸出端 消声器总成 弹性装置 端部铰接 杠杆机构 尾管噪声 转动连接 出气口 总成本 怠速 封盖 排气 外端 穿过 伸出 自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声器总成,包括消声器和安装在消声器内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端部与消声器的端盖间具有间隙,所述端盖上设有出气口,还包括排气背压阀,所述排气背压阀包括:阀门,其封盖在所述出气管的端部,在所述阀门的外端固定有回转臂,所述回转臂的一端为与出气管端部铰接的回转点,所述回转臂的另一端为向远离阀门的一侧伸出的伸出端;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伸出端转动连接并与阀门关于所述回转点成杠杆机构,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自由的穿过所述端盖后通过弹性装置固定在所述端盖外。本方案通过在出气管的端口加设排气背压阀,有效降低排气怠速及低速尾管噪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尾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声器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除了动力性、经济性、性价比等关注较多的性能指标外,对整车震动、噪音也提出了更多要求,车辆的噪音消除通过消声器实现。
公开号为CN287185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消声器,由筒体、隔板、进气管、出气管及前、后端盖组成,其特征在于:隔板有三块,将筒体分隔成四个腔室,进气管从筒体一端伸进,经第一、第二至第三腔室止,出气管则从第一腔室开始穿过第二、三、四腔室后接出,在进气管、出气管上和隔板上都开有一定数量的微孔,使第一、第二、第三腔室形成共振腔,并第四腔室内填满吸声棉,形成消声室。气体从进气管进入,通过进气管、出气管和隔板上的微孔,在各腔室之间流动,之后从进气管排出,以此进行消声。
但是,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或排气量增加时,需满足输出功率和排气性的特殊要求,需增大气流的通过面积,而该消声器中,气流通过的面积始终不变,由此,降低了消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声器总成,以期解决现有技术的消声器中气流的通过面积始终不变,当排气量增加时消声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声器总成,包括消声器和安装在消声器内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端部与消声器的端盖间具有间隙,所述端盖上设有出气口,还包括排气背压阀,所述排气背压阀包括:阀门,其封盖在所述出气管的端部,在所述阀门的外端固定有回转臂,所述回转臂的一端为与出气管端部铰接的回转点,所述回转臂的另一端为向远离阀门的一侧伸出的伸出端;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伸出端转动连接并与阀门关于所述回转点成杠杆机构,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自由的穿过所述端盖后通过弹性装置固定在所述端盖外。
优选地,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簧和挡片,所述挡片安装在所述拉杆的端部,所述弹簧预紧的安装在所述挡片和所述端盖间。
优选地,所述拉杆水平的穿过所述端盖。
优选地,所述回转臂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在所述阀门的周向上间隔设置且与所述阀门共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的端部横向的固定有轴套,所述轴套位于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间并通过第一固定轴与所述回转点转动相连;所述拉杆的端部横向的固定有销套,所述销套通过第二固定轴与两支臂的端部转动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拉杆上的调整垫片,所述调整垫片位于所述弹簧和所述挡片间。
优选地,所述阀门朝向所述出气管的一侧为锥形结构。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本方案通过在出气管的端口加设排气背压阀,有效降低排气怠速及低速尾管噪声、降低高速排气背压,对于提升整车驾乘舒适性和整车油耗及经济性有明显的作用,同时零部件可靠性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70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爆机器人(长履式)
- 下一篇:儿童陪护机器人(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