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垂直扇区分裂后产生新干扰的自适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7541.1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0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谭国平;沈程;杨阳;李岳衡;居美艳;李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24 | 分类号: | H04W16/24;H04W16/10 |
代理公司: | 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张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垂直 扇区 分裂 产生 干扰 自适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垂直扇区分裂后产生新干扰的自适应方法,具体为划定内、外扇区,计算吞吐量和值,调节下倾角,更新吞吐量和值,更新下倾角,调节垂直HPBW。本发明方法利用有源天线系统实现垂直扇区分裂,合理地将某一扇区划分为内、外子扇区,能够动态调节内、外子扇区的下倾角和垂直HPBW参数,复用了原小区的时频资源,提升了系统的SINR性能,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系统容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垂直扇区分裂后产生新干扰的自适应方法,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数据速率的爆炸式增长需求,运营商及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的可能解决方案,在这些潜在的解决方案中,定向天线和MIMO技术尤其受到各方的重视。定向天线有无源和有源两种类型,后者可以根据需求动态调节天线方向图而前者参数一般是固定不变的。
有源天线系统在每一个传输时隙都能够改变定向天线方向图。在有源天线阵列情况下,所有天线单元都存在与之关联的独立收发器组件,通过控制相位,角度,和单个天线单元的延迟使得有源天线系统的波束在垂直面上实现电调。随着城市密集地区用户量和业务量的增加,现有的小区结构已不能满足需求,这种情况下需要蜂窝技术实现覆盖区域系统容量的增加,常用的方法有:小区分裂,覆盖区分区域以及扇区分裂。有源天线系统的出现,将小区的分裂从传统的水平分裂引入到了垂直方向的分裂形式。有源天线系统共用一套天线辐射单元并行方式形成不止一个波束,使得在原扇区物理空间区域内有不同波束在服务该扇区中用户,从而完成垂直扇区分裂,把原小区分为内、外子扇区,并且它们都有不同的小区ID。垂直扇区分裂后的子扇区都是相互独立的,相当于分裂后的内、外子扇区复用了原小区的时频资源,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系统容量。
但垂直扇区化技术存在缺陷。天线形成多个波束之后,用户受到来自其它波束的干扰,天线下倾角值设置不当会对邻子扇区造成干扰。分裂为两个子扇区后,原小区的中心用户可能会成为两个子扇区的边缘用户,在扇区分裂过程中这部分用户的性能可能会有所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减少垂直扇区分裂后产生新干扰的自适应方法,解决原小区的中心用户在扇区分裂过程中性能可能会有所下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垂直扇区分裂后产生新干扰的自适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小区内用户划定归属,将用户分为簇A和簇B,簇A属于内扇区,簇B属于外扇区;
2)计算吞吐量总和T1;
3)调节内、外扇区的下倾角;
4)更新吞吐量总和,利用步骤3)调节后的内、外扇区的下倾角重新计算内、外扇区信干噪比,得到更新后的内、外扇区吞吐量总和T2,判断T2的大小,如果T2小于T1则跳到步骤6),如果T2大于等于T1且|T2-T1|>σ,则执行步骤5);如果T2大于等于T1,且|T2-T1|≤σ,则执行步骤6);;
5)更新簇A和簇B的中心点俯仰角;
6)调节内、外扇区的垂直HPBW。
前述的步骤1)中,小区内用户划定归属具体如下:
1-1)、选取初始中心点,
首先计算用户的俯仰角:
其中,θn为小区内第n个用户的俯仰角,hBS为基站端天线高度,hUE为UE天线高度,dn为小区内第n个用户到基站的距离;
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得到小区中所有用户的俯仰角平均值,即中心点用户俯仰角,N为小区内用户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75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