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菌菌株,微生物菌剂,秸秆土壤修复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7625.5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6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王菲;刘宇晗;王士中;王楠;谢英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绿安创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20;C05G3/80;C12R1/885;C12R1/25;C12R1/23;C12R1/01;C12R1/125;C12R1/645;C12R1/10;C12R1/07;C12R1/085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彭一波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菌 菌株 微生物 秸秆 土壤 修复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真菌菌株,微生物菌剂,秸秆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菌株为棘孢木霉WL,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766;保藏时间为:2017年03月23日。所述的菌株具有富集重金属物质的作用,且具有纤维素类降解功能,可很好的用于秸秆降解及土壤修复。含有该菌株的微生物菌剂在秸秆降解及后续的土壤的应用更加方便和有效。该秸秆土壤修复剂由上述菌剂和秸秆发酵制得,不仅克服了现有农村秸秆消纳的困难,而且变废为宝,农村废弃的秸秆变成土壤修复剂,能修复盐碱土地,去除污染土地的重金属和石化类的污染源,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和二次污染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真菌菌株,微生物菌剂,秸秆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与大气和水污染相比,土壤修复显得更加困难。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专家组成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苏德纯表示,不仅土壤污染危害严重,并且与一些有机污染物不同,土壤中的重金属无法降解,与土壤分离难度非常大,修复非常困难。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是汞、铅、铜、锌、铬、镍、锡以及金属砷等。目前,土壤治理技术有很多,可以说是各有利弊,从国内外各种有关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的文献报道可以发现,其治理途径大都采用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方法效果好,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投资大、见效缓慢,还会破坏土壤结构以及土壤微生物;化学方法见效快,但往往投资昂贵、需用复杂的设备条件、打乱土层结构和易带来二次污染等,对大面积的污染更是无可奈何,因此,这些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迫切需要找到一条在不破坏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情况下来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新途径,因而生物修复是首选方法。
秸秆处理是目前农村最头痛的问题,每年收获季节后焚烧秸秆污染环境,严重污染空气增加PM2.5,严重时候让航班无法起降。基于此,我国政府一直鼓励农民秸秆还田,秸杆还田是一项传统的农业措施,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肥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和微生物技术(微生物制剂)的发展,秸杆直接还田普遍得到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焚烧秸杆的浪费现象,减少了对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培肥了地力,有效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受到污染的土壤被修复后,往往会由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缺失而依然不能用于农作物生长,而秸秆被微生物降解后则会产生大量的有机物,是土壤肥料的有效来源。因此,若能提供一种有效的将土壤修复与秸秆消纳相结合的技术,无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菌菌株,所述的菌株具有络合富集重金属物质的作用,且具有纤维素类降解功能,可很好的用于秸秆降解及土壤修复。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该菌株的微生物菌剂,从而使得该菌株在秸秆降解及后续的土壤的应用更加方便和有效。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土壤修复剂,该秸秆土壤修复剂不仅克服了现有农村秸秆消纳的困难,而且变废为宝,农村废弃的秸秆变成土壤修复剂,能修复盐碱土地,去除污染土地的重金属和石化类的污染源,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和二次污染的危险。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株真菌菌株,所述菌株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WL,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766;保藏时间为:2017年03月23日。
该菌种拉丁学名为Trichoderma asperellum,中文学名为棘孢木霉,菌株名为WL,从重金属污染地区筛选得到。经过鉴定,该菌属于半知菌门,丝孢目,木霉属真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绿安创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绿安创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7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