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8618.7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7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左熹;周桂云;顾荣蓉;倪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3/00;E02D31/02;E04B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装配式 地下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一个顶部侧墙分段(1)、若干个中部侧墙分段(2)和一个底部侧墙分段(3),每个侧墙分段均包括左右两个侧墙,所述的顶部侧墙分段(1)的顶部固定有顶板(4),所述的底部侧墙分段(3)的顶部固定有底板(5),所述的顶部侧墙分段(1)的底部与最靠上的中部侧墙分段(2)的顶部连接,所述的中部侧墙分段(2)之间依次上下相接,最靠下的中部侧墙分段(2)与底部侧墙分段(3)的顶部连接,所述的顶板(4)、顶部侧墙分段(1)、中部侧墙分段(2)和底板(5)共同围合成地下结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顶部侧墙分段(1)和中部侧墙分段(2)的左侧墙左侧以及右侧墙右侧为土层,左侧墙右侧以及右侧墙左侧为地下结构空间,所述的底部侧墙分段(3)整体扎入土层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顶部侧墙分段(1)与顶板(4)之间、各侧墙分段之间以及底部侧墙分段(3)与底板(5)之间均通过螺栓(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其特征是:下部的侧墙分段位于上部的侧墙分段的内侧,且相邻的侧墙分段之间具有贴合面,所述的螺栓(6)穿过贴合面将相邻侧墙分段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其特征是:地下结构空间的内部侧墙上涂覆有防水加强层(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防水加强层(7)为泡沫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顶部侧墙分段(1)、中部侧墙分段(2)和一个底部侧墙分段(3)均为竖直设置的侧墙结构,所述的顶板(4)和底板(5)均为水平设置的板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顶部侧墙分段(1)、中部侧墙分段(2)、底部侧墙分段(3)、顶板(4)和底板(5)均为预制件。
9.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打入顶部侧墙分段(1)后,进行开挖,开挖至距离顶部侧墙分段(1)底端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在左右顶部侧墙分段(1)顶部之间安装支撑梁;
步骤二、在顶部侧墙分段(1)内侧打入第一个中部侧墙分段(2),将顶部侧墙分段(1)的底部和第一个中部侧墙分段(2)的顶部进行连接,然后再进行开挖,开挖至距离第一个中部侧墙分段(2)底端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
步骤三、在第一个中部侧墙分段(2)内侧打入第二个中部侧墙分段(2),将第一个中部侧墙分段(2)的底部和第二个中部侧墙分段(2)的顶部进行连接,然后再进行开挖,开挖至距离第二个中部侧墙分段(2)底端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
步骤四、依步骤四的方法,打入第三至N个中部侧墙分段(2);
步骤五、在第N个中部侧墙分段(2)内侧打入底部侧墙分段(3),将第N个中部侧墙分段(2)的底部和底部侧墙分段(3)的顶部进行连接;
步骤六、在顶部侧墙分段(1)的支撑梁上安装预制的顶板(4);
步骤七、在底部侧墙分段(3)的顶部位置安装预制的底板(5);
步骤八、在地下结构内部的侧墙上,涂覆防水加强层(7),待泡沫树脂层凝固后,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施工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每次开挖挖至最下部的侧墙分段的三分之一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86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轴式轮毂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超导磁浮车转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