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8811.0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9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惠东;潘锋标;陈巧琳;葛宝全;赖昌赛;黄林娟;黄志忠;卢庆新;丘安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国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15 | 分类号: | H01G9/15;H01G9/048;H01G9/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片式叠层 固体 铝电解电容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方法为:铝箔裁切,涂覆第一道绝缘阻隔胶划分阴极区与阳极区,化学聚合制备第一阴极层、电解聚合制备第二阴极层、接着在第二阴极层上临近第一道阻隔胶位置进行涂覆绝缘阻隔材料的工艺,之后依次形成含碳导电层、形成含银导电层、叠层、封装。其优点在于:实现减小漏电流,提升耐压等效果,优化了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电性能参数,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固体电解电容器的需求,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电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以导电高分子作为电解质,与传统液体铝电解电容器相比,具有体积更小、性能更好、宽温、长寿命、高可靠性和高环保等诸多优点。目前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制备工艺主要是通过化学聚合或电解聚合方法在铝箔阴极区表面形成阴极层,之后在阴极层上依次涂覆石墨和银浆,形成电容器单元;多个单元间经过叠层粘接在引线框上,分别引出阳极和阴极,用环氧树脂进行封装。
现有技术虽然可以制备性能较优的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但是产品漏电流偏大,成品的性能稳定性特别是耐压能力方面一直存在较大隐患,使产业化成品率偏低,影响了该类产品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以实现减小漏电流,提升耐压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铝箔进行裁切;
(2)在步骤(1)裁切好的铝箔上涂覆第一道绝缘阻隔胶划分阴极区与阳极区;
(3)采用化学聚合工艺在所述阴极区上制备第一阴极层;
(4)采用电解聚合工艺在所述第一阴极层上制备第二阴极层;
(5)在所述第二阴极层临近第一道绝缘阻隔胶位置进行涂覆绝缘阻隔材料,形成第二道绝缘阻隔胶;
(6)在所述第二阴极层外表面形成含碳导电层;
(7)在所述含碳导电层外表面形成含银导电层,制得单片电容器元件;
(8)将所述单片电容器元件经过叠层粘接在引线框上;
(9)采用模具进行封装,制得固体电解电容器。
较佳的,所述步骤(5)中,第二道阻隔胶与第一道阻隔胶重合部分的宽度占第二道阻隔胶总宽度的比例范围在0.3-0.7。
较佳的,所述形成第二道阻隔胶的绝缘阻隔材料可以是硅橡胶、聚酰亚胺、有机硅密封胶。
有益效果:在现有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工艺的基础上,在电解聚合工艺制备的第二阴极层上,临近第一道阻隔胶位置进行涂覆绝缘阻隔材料,形成第二道阻隔胶,以降低漏电流,提升耐压能力,使产品性能更稳定,满足市场对固体电解电容器的需求,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体现涂覆绝缘阻隔材料工艺的单片电容器元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国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国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8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