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眼布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8894.3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3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洪家鑫;许雅棠;张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兴达(福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16 | 分类号: | D04B21/16;D04B21/18;D04B21/10;D06P3/85;D06P1/16;D01F6/92;D01F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51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眼布 机械性能 纺织品领域 氨纶纤维 涤纶单丝 对称结构 改性涤纶 间隔织物 染色性能 三维编织 装饰用 染色 烘干 单丝 定型 家纺 剪毛 拉毛 制备 阻燃 生产工艺 成型 制造 应用 | ||
1.一种网眼布,其特征在于,以改性涤纶单丝和氨纶纤维为原料,通过经编、染色、烘干、拉毛、剪毛、定型制备得到网眼布;
所述的改性涤纶单丝的制备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一 改性剂的制备
将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以四氢呋喃为溶剂,溶解后在温度为40-45℃条件下,加入氢氧化钾的四氢呋喃溶液,其中氢氧化钾在四氢呋喃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25~0.55mol/L;进行反应3~4h后,结束反应制备得到改性功能试剂;然后在以摩尔浓度为8mol/L的硫酸进行中和,除去过多的氢氧化钾,并保持反应为酸性,再在温度为0~5℃条件下,加入戊二酸进行低温反应8~12h,然后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沉淀剂,过滤后沉淀产物再在80℃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得到改性剂;
二改性聚酯母粒的制备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步骤一制备的改性剂,纳米氧化锌复合抗菌剂和常规聚酯切片进行熔融共混造粒,制备得到改性聚酯母粒;
纳米氧化锌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是以废弃咖啡粉体经浓硝酸溶液浸渍24h后,进行表面酸化,使咖啡粉体的表面生产大量的酸性羟基结构;然后在酸化的咖啡粉体的水分散溶液中加入氯化锌,利用表面羟基化的咖啡对锌离子的吸附作用固定负载在咖啡粉体上,再通过高温无氧煅烧工艺,制备得到纳米氧化锌复合抗菌剂;
三改性涤纶单丝的制备
把上述步骤二制备得到的改性聚酯母粒,和高粘度聚酯切片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造粒,制备得到改性聚酯切片;
先把得到的改性聚酯切片在80℃真空干燥预结晶12h,然后再在120℃条件下结晶24h,再以熔融纺丝的方法,经环吹风冷却,上油,第一次牵伸,第二次牵伸,卷绕成形得到改性涤纶单丝;具体工艺为:环吹风冷却温度为68~75℃,第一次牵伸温度为165~185℃,牵伸倍数为1.6~2.0倍,第二次牵伸温度为145~165℃,牵伸倍数为3.0~3.5倍;卷绕速度为3500~4000m/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纶纤维与改性涤纶单丝的质量比值1:5~1: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色工艺采用分散染料为染色原料,在110~120℃的水溶液中加压染色,染色时间为45~75min,染色压力为0.05~0.15M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剂在改性聚酯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15~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氧化锌复合抗菌剂在改性聚酯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10~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眼布,其特征在于,氯化锌与酸化的咖啡粉体的质量比值为1:0.25~1:0.5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无氧煅烧工艺为100~150℃煅烧1h,以5℃/min升温至250℃,在250~300℃煅烧2.5h,以5℃/min升温至450℃,最后在450~850℃煅烧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兴达(福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世兴达(福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88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