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肠息肉的中药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9879.0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7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徐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九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36 | 分类号: | A61K36/736;A61P1/00;A61K35/583;A61K35/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7 | 代理人: | 耿丹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息肉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肠息肉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较少。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包括病理)检查并在肠镜下进行干预治疗。
多数大肠腺瘤性息肉起病隐匿,无任何临床症状,少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带血和黏液,稀便,次数增多,还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偶有腹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极少数大便时有肿物自肛门脱出。由于本病临床症状少,容易忽视或漏诊,其发现率和确诊率较低,因此发现后可能症状已经较重,西医治疗该症状的患者一般在确诊后选择内镜下息肉切除手术,这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同时手术时也需要大量费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肠息肉的中药配方,本发明的中药配方避免了西医需要进行手术的缺点,且该中药配方软坚散结,可消积化滞。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肠息肉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蛇蜕10-20份、穿山甲10-15份、皂刺10-20份、山楂10-20份、乌梅10-20份。
进一步地,治疗肠息肉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蛇蜕10-15份、穿山甲10-13份、皂刺15-20份、山楂15-20份、乌梅15-20份。
进一步地,治疗肠息肉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蛇蜕10份、穿山甲10份、皂刺20份、山楂15份,乌梅15份。
进一步地,治疗肠息肉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蛇蜕15份、穿山甲15份、皂刺10份、山楂20份,乌梅20份。
进一步地,治疗肠息肉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蛇蜕20份、穿山甲15份、皂刺15份、山楂15份,乌梅20份。
进一步地,治疗肠息肉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蛇蜕10份、穿山甲10份、皂刺20份、山楂15份,乌梅15份。
本申请的中药配方中的各组分具有以下作用:
蛇蜕:咸、甘,平。归肝经。祛风,定惊,解毒,退翳。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疔肿,皮肤瘙痒。
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具有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
皂刺:辛;温,肝;肺经,消毒透脓;搜风;杀虫。主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肠息肉属中医肉积的范畴,上述配方中的酸药乌梅、山楂可消肉积,此外酸药可以软坚,与穿山甲、蛇蜕、皂刺配合使用,软坚散结,消积化滞。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详细说明如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肠息肉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蛇蜕15份、穿山甲15份、皂刺10份、山楂20份,乌梅20份。
将上述配方按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研磨成粉,过800-1000目筛,灌入胶囊,每日3次,一次3粒,30日一疗程。
师某,男,52岁,体检发现直肠息肉三月,按上述方法配药后治疗3月后直肠息肉消失。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肠息肉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蛇蜕20份、穿山甲15份、皂刺15份、山楂15份,乌梅20份。
将上述配方按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研磨成粉,过800-1000目筛,灌入胶囊,每日3次,一次3粒,30日一疗程。
唐某,男,55岁,体检发现直肠息肉一月,按上述方法配药后治疗2月后直肠息肉消失。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九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九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98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钛阳台平板集热器
- 下一篇:一种治疗妇女产后淤血腹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