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储层真电阻率反演的火山岩地层流体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0144.X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2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谭锋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38 | 分类号: | G01V3/38;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姜海荣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储层真 电阻率 反演 火山岩 地层 流体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发中的储层评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储层真电阻率反演的火山岩地层流体识别领域。
背景技术
最近十几年随着整个油气产业的不断深入与细化,油气勘探的方向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构造油气藏向复杂岩性油气藏的转变,从浅层油气藏向深层致密油气藏的转变,从正常电性、物性油气藏向“三低”油气藏的转变,从碎屑岩油气藏向火山岩油气藏的转变等,勘探目标的转变就必须有相应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支撑。目前,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已经进入技术攻坚阶段并且获得了可观的地质储量,近几年我国先后在渤海湾、二连、黄骅、准噶尔等盆地不断发现了火山岩油气储层,显示了火山岩地层油气勘探开发的巨大潜力。但是火山岩油气藏岩性复杂多变,岩相变化剧烈,非均质性强以及双重孔隙结构(孔隙+裂缝)等都给火山岩油气层的有效识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常规的识别方法在火山岩含气层段基本上没有气体的响应特征,识别结果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常规识别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储层真电阻率反演的火山岩地层流体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储层真电阻率反演的火山岩地层流体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储层真电阻率反演模型,所述储层真电阻率反演模型包含系数因子;
识别火山岩地层岩性;
根据识别的火山岩地层岩性所对应的裂缝孔隙度和中子孔隙度反演获得系数因子数值;
根据获得系数因子数值后的储层真电阻率反演模型获得流体识别参数,并确定不同储层流体识别参数界限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为了能够从测井信息中有效的提取火山岩储层流体的响应特征,建立消除岩性、裂缝、孔隙结构影响的反演模型,进而构造火山岩流体性质识别参数,确定该参数在油层、气层和水层中的界限值,以达到在实际火山岩油气藏的评价中提高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储层真电阻率反演模型为:
其中,Rt为基岩无裂缝致密地层电阻率,单位为Ω·m;Rlld为储层深侧向电阻率,单位为Ω·m;φf为裂缝孔隙度;φ为地层有效孔隙度;φN1为基岩致密地层中子孔隙度;φN为储层中子孔隙度;c1和c2为系数因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储层真电阻率反演模型是基于双重孔隙介质模型建立的,电阻率的校正值由两部分构成,包括裂缝部分及孔隙流体部分,利用该模型能将裂缝对电阻率的影响消除,计算消除裂缝因素后的地层真电阻率,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储层中含有不同流体时,孔隙流体性质对电阻率的影响。
进一步,通过自然伽马曲线值识别火山岩地层岩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为了提高储层真电阻率反演模型的识别精度,系数因子c1和c2的反演必须基于相同岩性的致密围岩与含流体储层,通过对研究区火山岩岩性资料与不同岩性测井响应特征的综合分析,发现自然伽马测井值对岩性比较敏感,随着伽马值的增大,火山岩的岩性从基性向酸性变化。因此,选择自然伽马曲线值来识别火山岩岩性。
进一步,所述系数因子c1的反演过程为:
根据FMI成像测井计算裂缝孔隙度;
选取有裂缝井段的电阻率作为储层深侧向电阻率Rlld,选取没有裂缝井段的电阻率作为基岩无裂缝致密地层电阻率Rt;
将储层深侧向电阻率Rlld按照裂缝孔隙度的大小从0.01%至0.09%依次取平均值;
根据平均值绘制Rt/Rlld与φf/φ的交会图,从而最终确定不同岩性的高角度裂缝地层、中角度裂缝地层和低角度裂缝地层的系数因子c1的数值。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不同角度的裂缝对电阻率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对系数因子c1的影响也同样存在差异,因此,在细分岩性的基础上,选取研究区有试油结论的典型井,每种岩性按照高角度裂缝、中角度裂缝和低角度裂缝三种情况分别确定系数因子c1的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01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扫描式瞬变电磁探测系统
- 下一篇:探测器组件和车辆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