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脚带轮的易搬型大餐桌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0403.9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3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玉爱 |
主分类号: | A47B31/00 | 分类号: | A47B31/00;A47B13/02;A47B9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脚带轮 易搬型大 餐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说,属于一种餐桌。
背景技术
十人型餐桌的重量较大,一般单人难搬动,需要多人来抬着走,如果人手不足,则无法搬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脚带轮的易搬型大餐桌,为了此目的,此发明的结构为:
1、一种二脚带轮的易搬型大餐桌,其特征在于:
至少含:
餐桌主体、四个桌脚,其中:
相邻的两个桌脚还分别包括一个橡胶滚轮,所述两个滚轮的轴向相同,
所述两个滚轮的直径约100毫米,厚度约10毫米,
所述两个橡胶滚轮的四同为一层厚厚的橡胶环,在推动时不发出明显噪音;
当所述餐桌放置于地面供就餐时,所述两个橡胶滚轮的下沿并不接触地面,离地面还有2至6毫米的空隙,从而保障了正常使用时的平稳性;
当工作人员用手抬起另外两个不配备有滚轮的桌脚进,所述两个橡胶滚轮的下沿接触地面,此时能开始推动前行,实现大餐桌的单人操作的移动。
2、依据技术方案1所述二脚带轮的易搬型大餐桌,其特征在于:
至少含:
餐桌主体、四个桌脚,其中:
相邻的两个桌脚还分别包括一个橡胶滚轮,所述两个滚轮的轴向相同,
所述两个滚轮的直径约100毫米,厚度约10毫米,
所述两个橡胶滚轮的四同为一层厚厚的橡胶环,在推动时不发出明显噪音;
当所述餐桌放置于地面供就餐时,所述两个橡胶滚轮的下沿并不接触地面,离地面还有2至6毫米的空隙,从而保障了正常使用时的平稳性;
当工作人员用手抬起另外两个不配备有滚轮的桌脚进,所述两个橡胶滚轮的下沿接触地面,此时能开始推动前行,实现大餐桌的单人操作的移动;
所述两个橡胶滚轮属于单纯的橡胶材料制成,由一体化成型制成。
3、依据技术方案1所述二脚带轮的易搬型大餐桌,其特征在于:
至少含:
餐桌主体、四个桌脚,其中:
相邻的两个桌脚还分别包括一个橡胶滚轮,所述两个滚轮的轴向相同,
所述两个滚轮的直径约100毫米,厚度约10毫米,
所述两个橡胶滚轮的四同为一层厚厚的橡胶环,在推动时不发出明显噪音;
当所述餐桌放置于地面供就餐时,所述两个橡胶滚轮的下沿并不接触地面,离地面还有2至6毫米的空隙,从而保障了正常使用时的平稳性;
当工作人员用手抬起另外两个不配备有滚轮的桌脚进,所述两个橡胶滚轮的下沿接触地面,此时能开始推动前行,实现大餐桌的单人操作的移动;
所述两个橡胶滚轮属于内层为钢材料,外层包裹橡胶材料制成。
由前述方案来看,本发明好处是能单人移动的省力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阐述如下:
一种二脚带轮的易搬型大餐桌,其特征在于:
至少含:
餐桌主体、四个桌脚,其中:
相邻的两个桌脚还分别包括一个橡胶滚轮,所述两个滚轮的轴向相同,
所述两个滚轮的直径约100毫米,厚度约10毫米,
所述两个橡胶滚轮的四同为一层厚厚的橡胶环,在推动时不发出明显噪音;
当所述餐桌放置于地面供就餐时,所述两个橡胶滚轮的下沿并不接触地面,离地面还有2至6毫米的空隙,从而保障了正常使用时的平稳性;
当工作人员用手抬起另外两个不配备有滚轮的桌脚进,所述两个橡胶滚轮的下沿接触地面,此时能开始推动前行,实现大餐桌的单人操作的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阐述如下:
一种二脚带轮的易搬型大餐桌,其特征在于:
至少含:
餐桌主体、四个桌脚,其中:
相邻的两个桌脚还分别包括一个橡胶滚轮,所述两个滚轮的轴向相同,
所述两个滚轮的直径约100毫米,厚度约10毫米,
所述两个橡胶滚轮的四同为一层厚厚的橡胶环,在推动时不发出明显噪音;
当所述餐桌放置于地面供就餐时,所述两个橡胶滚轮的下沿并不接触地面,离地面还有2至6毫米的空隙,从而保障了正常使用时的平稳性;
当工作人员用手抬起另外两个不配备有滚轮的桌脚进,所述两个橡胶滚轮的下沿接触地面,此时能开始推动前行,实现大餐桌的单人操作的移动;
所述两个橡胶滚轮属于单纯的橡胶材料制成,由一体化成型制成。
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阐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玉爱,未经吴玉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04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