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积乌梅丸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1114.0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4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马桂琴;史来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逸凡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K9/28;A61P1/14;A61K35/57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乌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保健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积乌梅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乌梅,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etZuce.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药材性状:呈类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3cm,表面乌黑色或棕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圆形果梗痕,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凹点;种子扁卵形,淡黄色,气微,味极酸。
相关配伍,1、治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御米壳(去筋膜,蜜炒)。等
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本草纲目》2、治小儿头疮,积年不瘥: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3、治伤寒蛔厥及久痢: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伤寒论》乌梅丸4、治咽喉肿痛:乌梅30g,双花60g,雄黄12g,为末,蜜丸,每丸3g,每次含化1丸,徐徐咽下,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化积乌梅丸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积乌梅丸及其制备方法,可行气消滞、化积开胃、芳香化湿、健脾和胃、温中散寒、化浊止痛。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化积乌梅丸,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乌梅肉50-100ɡ、麸煨葛根50-80ɡ、木香30-50ɡ、麸煨芲术50-80ɡ、姜汁制川厚朴50-80ɡ、公丁香10-20ɡ、肉桂10-20ɡ、炒枳壳30-50ɡ、炒莱菔子30-50ɡ、炙鸡内金30-50ɡ、茯苓30-50ɡ、焦山楂80-100ɡ。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一种化积乌梅丸,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乌梅肉60-80ɡ、麸煨葛根55-78ɡ、木香35-15ɡ、麸煨芲术60-75ɡ、姜汁制川厚朴55-60ɡ、公丁香15-18ɡ、肉桂12-15ɡ、炒枳壳25-40ɡ、炒莱菔子35-48ɡ、炙鸡内金35-45ɡ、茯苓35-48ɡ、焦山楂85-98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逸凡,未经史逸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1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温室大棚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严寒环境的光伏温室大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