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立机器人智能交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1288.7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2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武星;曹金龙;马叶;柳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方金钰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立 机器人 智能 交互 方法 | ||
1.一种建立机器人智能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训练;训练方法包括:
(1)用户通过教学界面向系统提出一个话题与相应应答;
(2)系统对该话题进行分词,判断该话题在系统知识库中应存放的位置; 其中分词的方法基于字符串匹配,应用双向最大匹配算法分词;
(3)在系统知识库中添加该话题及相应应答;系统知识库中设计的词典采用Hash表数据结构;
步骤二,匹配;匹配方法包括:
(1)用户通过语音交互系统提出一个问题;
(2)机器人系统对该问题进行分词处理;分词处理过程包括词典加载、预处理、最大匹配和歧义消解阶段,具体为:
第一步:预处理阶段,按照特殊字符将待分析文本进行断句,将待切分的文本切分为只有中文的短句子,这些句子是下一步分词处理的基本单位;
第二步:对断句出来的句子进行双向最大匹配分词,分词后的结果作为第三步的输入;
第三步:对上一步分词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歧义,如果存在歧义,就进行歧义消解;歧义消解的方法是跳转至第二步继续分词,直到判断出分词不存在歧义;
第四步:重复第二步、第三步,直到处理完步骤一中断句所切分出的所有句子单元,再输出所有的分词串;
(3)在系统知识库中寻找与该问题匹配的话语回复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方金钰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方金钰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12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内嵌浏览器的可视化网络爬虫系统及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