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智能车衣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1332.4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9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桂全;杨守华;王堪佑;古顺东;吴泽鹏;陈活胜;黄仁松;刘奇沛;赵伟斌;姚玉环;张立斌;王海泉;黄国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J11/02 | 分类号: | B60J11/02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44106 | 代理人: | 李好琚 |
地址: | 52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遮阳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智能车衣。
背景技术
夏日停放户外的车所形成的温度高达60度,对车内的的舒适性及安全性提出挑战。如此高的温度,使人体感到不适。我国车辆众多,车辆暴露在外,容易脏,容易被刮花。
经过调查,我们对现有的的轿车遮阳伞有如下了解:(1)手动式轿车遮阳伞:它是完全通过人工对蓬张开和折叠具有抗风能力强、价格便宜、用完后可手动收回的特点。缺点:蓬张开和折叠不方便,耗时多。(2)自动式车衣:在车顶安装一个固定的控制装置让蓬自动展开和收缩,解决了手动的问题。缺点:设备固定难拆卸,使得车顶失去美感。结合两者的优缺点,本发明在于设计一套美观、抗风能力强、方便拆卸、自动化程度高、更贴近人性,操作简便的全自动智能车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风能力强、方便拆卸、自动化程度高、更贴近人性,操作简便的全自动智能车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智能车衣,包括收纳盒体和遮阳车衣,所述收纳盒体包括盒顶盖和盒底板,所述盒底板上设置有环形导槽,环形导槽内转动设置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通过传动机构与盒底板上固定的用于带动外套筒转动的第一电机驱动连接,所述外套筒上端套装固定有卷膜槽,卷膜槽内收卷有遮阳车衣,所述外套筒内部套装有内套筒,内套筒顶部与盒顶盖顶壁固定连接,内套筒内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分布设置有多个导向套管,所述导向套管滑动套装在盒底板上固定的导向柱,所述内套筒内部与安装在盒底板上的升降机构驱动连接,盒底板上固定设置有为第一电机和升降机构提供电力的锂电池。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小带轮、大带轮和皮带,所述小带轮设置在第一电机输出轴端,大带轮套装固定在外套筒上,皮带分别套装在小带轮和大带轮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传动丝杠和传动螺母,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盒底板上,第二电机输出轴端与传动丝杠底部驱动连接,所述传动螺母配合套装在传动丝杠上,传动螺母通过固定架与内套筒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遮阳车衣为充气式薄膜,遮阳车衣通过两根软管分别与盒底板上的充气泵和吸气泵连接,所述充气泵和吸气泵均锂电池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气式薄膜为橡胶薄膜,软管为橡胶软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底板底部四周分布设置有用于与车顶吸附固定的吸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外套筒旋转,外套筒正转就会张开遮阳车衣,外套筒反转就会回收遮阳车衣;采用充气泵充气使得遮阳车衣展开达到预设形状,覆盖在车体表面,从而达到良好的遮阳效果;采用吸气泵吸气使得遮阳车衣干瘪,方便遮阳车衣收纳回卷膜槽内,操作使用方便;盒底板底部四周分布有吸盘,利用吸盘能够很方便地将收纳盒固定在车顶上;升降机构中的第二电机正转,会带动传动丝杠正转,传动螺母套在传动丝杠的带动下逐渐升高,从而盒顶盖在内套筒的支撑下升高;第二电机反转,会带动传动丝杠反转,传动螺母套在传动丝杠的带动下逐渐降低,从而盒顶盖在内套筒的带动下降;调节使用方便。本发明设计美观实用,抗风能力强,方便拆卸,自动化程度高,更贴近人性,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全自动智能车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全自动智能车衣中外套筒与内套筒内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全自动智能车衣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全自动智能车衣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锂电池,2-皮带,3-盒底板,4-第一电机,5-小带轮,6-外套筒,7-传动螺母,8-内套筒,9-导向套管,10-传动丝杠,11-导向柱,12-卷膜槽,13-第二电机,14-大带轮,15-环形导槽,16-充气泵,17-软管,18-吸气泵,19-盒顶盖,20-遮阳车衣,21-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13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